常识网本站登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

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粘杆处到底是什么?为何别名“血滴子”?

游戏王 2021-08-04 风云人物 评论

  《甄嬛传》中曾有这样一个情节:雍正帝要探明熹贵妃之子是否为自己亲生,于是找来粘杆处秘密行动。而后苏培盛也曾在与熹贵妃的谈话中提到“夏刈等人,名为粘杆处,实为血滴子。”相信很多人一头雾水,这个粘杆处到底是什么?为何别名叫“血滴子”,有什么样的寓意呢?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粘杆处正如电视所演,正是由雍正帝所创,其正式名称为“尚虞备用处”,是清朝特设的特务机关。有趣的是,粘杆处在最初,其职能十分简练,且恰如其名:捕蝉,捉蜻蜓,钓鱼。许多人又不解,那这种机构如何作为皇帝的统治工具呢?

  雍正还是皇子时,就创立了粘杆处,一开始的作用,确实是在盛夏初秋之际,派遣他们捉蝉,只因雍正喜静畏暑。而到了后面,雍正参与九子夺嫡争夺皇位,为了刺探情报,铲除异己,他不断地壮大粘杆处的队伍。并且,组成人员也从普通的侍卫家丁变为江湖高手。至此,粘杆处渐渐成型。

  其实不只清朝有粘杆处,其他朝代也有类似的机构,譬如明朝的东厂与西厂,其职能也都大同小异。当时的粘杆处是设在内务府之下的情报机构,为首的官名为粘杆侍卫,位居高位,且一般都有功勋,权势很大。

image.png

  此外,粘杆处还下设许多侍卫与稽查官员,负责接收奏折和命令缉拿形迹可疑的人员。因此从作用上来讲,粘杆处巩固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但是这一点也为其衰落埋下了伏笔。

  粘杆处在雍正上位后,总部却未曾从雍亲王府迁往皇宫,一定程度是为了防止粘杆处叛变,以及被其他有谋逆之心的人寻觅和利用。另外,在紫禁城内粘杆处还设有一个分部。这个分部相对总部较为明面和显眼,御花园堆秀山御景亭,是他们值班观望的岗亭,主要司职用于值班观望。

  如此这般内外结合,粘杆处确实为当权者的统治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是,他们的权力也不一般,甚至超越一般的机构,权势一大,弊端就来了。相比别人说的话,当权者更相信自己培养的人所说的,如果把持这个机构的人想控制皇帝,也并不难,他们可以故意传达错误信息,对皇帝的决断就产生了很大的误导。

  这一来二去,粘杆处这个机构或者人员就能够操纵皇帝,反而令皇帝成了傀儡。

  除此之外,在这种专制式的严刑厉法下,也制造出许多冤假错案,甚至许多惨不忍睹的事件。

  尽管这种恶劣的影响在雍正时期未被重视,但是在乾隆年间,和珅案终于使得粘杆处受到牵连。而这一著名机构,也就从此消失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

image.png

  在了解完粘杆处的平常职务和历史演变后,我们再来看看粘杆处是如何被冠以“血滴子”之名的?

  一方面,在历史上,“血滴子”向来被看作是一种暗器。而传闻粘杆处以血滴子为暗器,独树一帜,因此以之命名。

  “血滴子,其实是一分为二的器具,作用类似于拳指套,可用于防身,两块器具拼合恰如血滴形状,故被成为血滴子。

  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说粘杆处多行不义且掌握了皇帝太多秘密,故而被皇帝另聘他人清洗了粘杆处,不留活口。在这之后新组成的粘杆处,早已与之前不同,成为焕然一新的机构——血滴子。

  而无论怎样,我们可以得出,粘杆处和血滴子在这个封建专制的时代,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机构。

  在《清史演义》中曾提到:“小子恐看官尚未明白,只好补说数语,再入正传。这血滴子是什么东西?外面用革为囊,里面却藏着好几把小刀,遇着仇人,把革囊罩他头上,用机一拨,头便断入囊中,再用化骨药水一弹,立成血水,因此叫做血滴子。这乃雍正皇帝同几位绿林豪客用尽心机想出来的。”

  由此可见,似乎第一种说法更加贴近史实。但是也不排除野史小说的故事性可能,更或许这种武器的杀伤力才是令“粘杆处”名声大噪且让人闻风丧胆的原因。

  但换个角度想想,假若真的如此厉害,那清朝当时的武备何以这么落后乃至灭国呢?所以文史记载也不可全信。

  其实自古以来,最可怕的东西从来不是武器或杀手,而是凉薄人心。在朝堂之上兢兢业业,效忠于皇上的臣子们,一想到鞠躬尽瘁的背后,皇帝还百般防着他们,又有谁不心凉呢?若是武官也就罢了,自身能够与之抗衡。

  但是若换作是文官,手无缚鸡之力,且清朝大兴文字狱,一不留神作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之语,血滴子必来“诛其九族”了。恐怕,这才是让为官者最为害怕的地方。

  总之,人不可貌相,“粘杆处”不可斗量。虽然名字通俗,但其内里却含义颇多,还需慢慢参透。

  粘杆处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发挥了作用,但其实也和前代的特务机构差不多,都是当权者为了更好地统治所创建,为皇权服务。

  当然,他的消极影响也是存在的,若有图谋不轨之人,为了一己之私,完全可以掌控朝堂言路,甚至控制皇帝。手里的“特权”,在无形当中为他们胡作非为、贪赃枉法提供了“屏障”保护,导致社会不安定。因此,在乾隆后,这一特务机构逐渐被废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Tags:血滴   雍正   机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