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本站登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

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揭秘山西巡抚毓贤误国的背后有何隐情未揭开

游戏王 2021-08-02 风云人物 评论

  毓贤,生于1842年,卒于1901年。曾有一言“清官若自以为是,危害比贪污严重”,与毓贤最是相符。这位清朝末年的官吏以其残酷与清廉闻名。以下所说的就是山西巡抚毓贤的故事。  

1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毓贤监生出身,在其出任山西巡抚之前,曾署曹州知府,任职期间对人民的反抗斗争残酷镇压,曾有3个月杀3000多人的纪录,深得上司赏识。之后亦曾担任山东按察史、山东布政史等,因其残暴颇受上司喜爱,一路晋升。1899年,原山东巡抚李秉衡免职,毓贤再次升任,作为山东巡抚。他对义和拳进行安抚,纵容拳民焚烧教堂,残杀教民。

  光绪二十六年,毓贤出任山西巡抚后,始终坚持一味排外,仇视教会,甚至更加激烈。他常常唆使义和团大肆屠杀教民,使山西成为各省中死人最多的。事后为此付出了大额赔款。之后,八国联军攻陷了天津,迫于无奈,毓贤率鼻兵勤王,随慈禧太后逃至西安。

  毓贤堪称有“国际影响”之清朝官吏。八国联军来势汹汹,指出毓贤是致其进攻的罪魁祸首,清政府只得于同年1900年9月26日,革职毓贤,发配新疆。

 

  一年之后,清廷加重了对于以毓贤为代表的祸臣的罪责,毓贤则即行正法。诏书飞奔而去,于甘肃截获毓贤,最终,毓贤被斩首于兰州。  

2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其虽残忍,却从不贪污,毓贤死后,山西竟有设祠堂供奉者,自然被清政府勒令拆除。

  通过山西巡抚毓贤的故事,可以知道,清官虽然为官艰苦,但是终会被历史所铭记。

  在清朝末年,有一位有名的“清官”与“酷吏”的结合体,他就是毓贤。毓贤的性情可谓是国之大害,以下所述的就是毓贤误国的故事。

 

  毓贤对外国是极其仇视的,这点在历史上有很清晰的记载。说来也巧,他恰逢同样敌视一切外国事物的义和团运动。于是,凡是他担任官职的区域,没有一个是不支持与扩大义和团势力的,就连义和团民杀洋人、烧洋教堂也全部姑息。那时,他所在的山东是所有洋人的噩梦,义和团闹得十分汹涌,洋人个个战战兢兢,只求保命。就此,外国列强与中国清政府做了多次交涉,但始终无果。甚至之后,在毓贤因袒护而残忍杀害传教士团民后,清政府亦以调京述职之名给予保护,并委派其为山西巡抚。  

3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此种情势下,毓贤到达山西,其猖狂与嚣张更甚于前。有一次,毓贤派人包围当地一个洋教堂,毫不留情地杀害了里面所有的外国人,连儿童都没有放过。毓贤之残暴自然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当时,“西狩”的慈禧太后竟夸奖了他,并说山西是当今大清最干净的地方,其昏庸、残暴与无情显露无疑。

  正是以毓贤为代表的这群人极端排外的作风,颠倒黑白的态度与赶尽杀绝的手段,各国列强的极大不满被激起。这也是之后给中华民族重大一击的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发生,其中一个重大的原因。有一个叫恩海的,被德国驻华大使杀害,清政府亦没有重视和恰当处理,妄图利用义和团抵制列强欺侮,实在可笑至极。李鸿章至死都在辱骂“毓贤误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Tags:义和团   山西   巡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