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本站登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

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历史上为什么子路把冠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游戏王 2021-08-02 风云人物 评论

  《左传·哀公五年》记载:“石乞、孟黡敌子路,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兔。’结缨而死。”当时卫国内乱,父子争权,子路前往救之,遭暗算,身负重伤,连帽带都被砍断了,子路说:“作为君子就是死了也要把帽子戴好”,于是系好帽缨,从容而死。古代贵族男子到20岁时,家庭要为其举行冠礼,这是一种成人礼,仪式非常隆重复杂,经过三“加冠”、三“易服”、三“祝辞”,然后取字。古人通过冠礼对刚成年男子进行礼仪、道德、情操全方位的教育,加冠后的男子要接受社会道德律令的规范和约束。

      冠蕴涵着道德精神。孔子是非常崇尚礼仪的,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子路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所以他也特别重视礼仪,以至于头可断,血可流,但冠却不能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Tags:子路   冠礼   孔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