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本站登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

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探索朱元璋的奋斗历程,他有哪些优势?

游戏王 2021-08-04 风云人物 评论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明太祖朱元璋算得上是历史中数一数二的君王。虽然他文化水平低、出身不好,但是他不骄傲啊。总观朱元璋前期的奋斗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这个帝王的被迫得来的!

  朱元璋被迫起义过程

  朱元璋的童年可谓是悲惨至极啊!一个月之内连续丧父丧母丧兄弟,这种事情,倘若落在一般人身上,估计早就萎靡不振了吧,甚至想不开自杀的也有吧,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朱元璋的意志力绝非寻常!朱元璋的亲人只剩下一个兄弟了,但这兄弟俩由于贫穷不得不各奔东西,谋求活路。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呢。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在需要亲情浇灌的时候不仅要承受丧父丧母之痛,还要自己谋生,这其中的艰辛生活在温馨窝里的我是怎么也没法想象的。

  谋生路上漂泊了许久,朱元璋被迫做了和尚。既然是被迫,当然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和尚了,他脑子里当时只想一件事——我该怎么吃饱饭。朱元璋进入寺庙,每天做苦力,受 老和尚训斥,目的也是为了能有口饭吃。真是“粮食难倒英雄汉”啊!朱元璋做了和尚,以为从此不会挨饿了呢,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坏事又来了!由于元朝官员们贪心不足,地方百姓几乎“易子而食”,地方闹饥荒了。寺里住不下去了,主持打发小和尚们出门化缘,朱元璋又一次踏上流浪之路。17岁的朱元璋用双脚开始了三年的流浪生活,这三年,他开阔了眼界,也接触了农民起义。

  三年后,朱元璋回到了寺里。农民起义的事情他根本不去想,他只想安安稳稳过完一生。可儿时伙伴汤和来信,称自己在元帅郭子兴那里混得不错,想请朱元璋来共赴天下大事。朱元璋收到来信,一时头痛不已,他清楚农民起义属于“不成功,便成仁”的事,他的本性并不想参与暴乱,所以并没有回信。但这个时候,老天安排了一个人帮助他,这个人就是他的师兄。某天夜里,师兄悄悄爬上朱元璋的床(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告诉他信的事已经被人知道,并且要去告密!朱元璋这下算是没办法,寺庙也待不下去了,“被迫上梁山!”就这样,朱元璋开始了他的起义生涯,也是传奇生涯!

image.png

  另外要单独拿出来的说的是,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古代穷人家没什么知识,所以孩子的名字是按顺序起的,朱重八起义时,改名为朱元璋。这三个字大有来历。朱谐“诛”,表示诛灭、诛杀的意思。元即是元朝,璋则表示利器。连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看出朱元璋的野心,把自己比作诛灭元朝的利器,(还是玉器)。朱元璋起义历程算是一个背景,接下来我们要分析的则是朱元璋为什么能够打败一切阻碍在眼前的敌人,直至称帝,这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朱元璋为什么能够称帝?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作为乱世中唯一胜出者,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我们一起分析其人,说不定你也能成为下一个朱元璋。

  一、意志力强大

  朱元璋的意志力天生就强大这是无需做任何争辩的。还是那个例子,试想你在13岁左右失去双亲、失去兄弟,你会怎么办?你能在13岁走遍村落去为一口饭吃吗?别说你可以,那种痛苦你都无法想象!

  意志力天生就强是基础,再经过家庭的不幸、生活上的接连打击,小小的朱元璋已经领会到这个世界的残酷了,他了解到了人情世故、社会生存法则,在一个孩子该读书的年纪,说不清是可怜、可哀、还是幸运。

  二、目标清晰,处世得当

  朱元璋参军前目标也是清晰的,“我要吃饭”、“我要生存”。吃饭和安稳的生活就是参军前朱元璋梦寐以求的事。

  当朱元璋被迫参军后,其目标自然要发生转变,从“我要吃饭”变成“我要我们吃饭”、“我要生存”变成“我们要生存”。

  刚参军的朱元璋意识到自己在这群人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朱元璋懂一点啊,于是他要做的就是表现自己,让自己得到郭子兴(领导)的重视。于是,他不要命的作战,始终冲在前线;他运用自己的智谋,为军队出谋划策,作战胜利后,将所有战利品上交;得到赏赐,分给下属。于是,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他的地位也就越来越高。这种手段,令人不敢相信竟然是一个粗通笔墨的农民具备的。

image.png

  随着地位升高,朱元璋受到郭子兴的猜忌,同时朱元璋也想拉起自己的力量,于是,他率领百余名愿意跟随他的亲信脱离了郭子兴的大军,回乡募兵。在家乡,朱元璋招募到徐达、周德兴、郭英等肱骨,成为他势力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朱元璋带着招募来的数百人一路向东,大败元军大将繆大亨,军队发展至3万人!这3万人都是朱元璋精心培养、一手做起来的,可他却将这3万人交给了受人排挤无家可归的郭子兴!

  至于原因,个人推测,帝王心术中的一种——赢民心。总的来说,郭子兴有恩于朱元璋,并且一直是朱元璋的领导,朱元璋也是郭子兴一手提拔来的。郭子兴此刻走投无路,并且逃往来朱元璋的地盘,其目的也是朱元璋的军队。朱元璋也是心知肚明,二话不说,立即交出军队。此举,不仅为他赢得了大批将士的支持,更收获了一批文人志士,这就是他处世之道。

  三、敏锐的军事嗅觉

  第三点就是朱元璋敏锐的军事嗅觉。朱元璋起义路上碰到的最危险的一个敌人名为陈友谅。此人勇猛异常,就是脑子不比朱元璋。陈友谅联合张士诚夹击朱元璋。朱元璋手下幕僚纷纷献策,对敌策略多达数十条,在这数十条战略方针中,他选择了刘基方案,结果大破陈友谅。

  陈友谅输了以后,张士诚自然不敌,朱元璋一统江南,建立大明王朝。这个时候的敌人只剩下元朝余孽了,于是他提出“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来呼吁全国汉人共同反元。

image.png

  元朝有个余孽强敌,名叫扩廓帖木尔,他还有个广为人知的名字——王保保。在元朝统治被推翻后,蒙古贵族死心不改,仍想进犯中原。王保保做了周密的准备和计划,带领了十万大军,向朱元璋攻来。

  王保保的军事行动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朱元璋识破了王保保的诡计,他看透了王保保的企图,制定了更为复杂、精密的计划。

  我们先来看看王保保的计划:动员了十余万大军兵分两路,先以步骑数万围攻兰州,但兰州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是诱饵,他把主力隐藏在定西,准备围点打援。

  接着来看朱元璋的计划:首先命令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邓愈为左副副将军,汤和为右副副将军率军出征。他命令不救援兰州,而是让大将军徐达直打定西,与王保保决战(他猜到王保保主力藏在这里)。另一路,让李文忠入沙漠攻应昌,去打元顺帝。,让元顺帝把家搬到沙漠深入去。

  王保保没有识破朱元璋谋略,十万大军被灭。可怜的元顺帝一路被追着打,从舒适的中原先被打到荒凉的上都(开平)又被打到应昌(今蒙古达来淖尔湖),现在朱元璋不开心了,又要把他赶往沙漠深处去,他也不得不去。

  除了上述,朱元璋能够取胜称帝的原因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笼络人才、训练军队、提高素质、尊重士兵、谋略手段高超,令人折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Tags:朱元璋   元朝   我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