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本站登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

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为什么说刘邦诛杀功臣是一件“冤案”?刘邦手下的功臣大多数得以善终!

游戏王 2021-08-03 风云人物 评论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什么说刘邦诛杀功臣是一件“冤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说起“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代表皇帝,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在很多人印象中,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当皇帝后都对功臣大开杀戒,将功臣清除殆尽。

image.png

  明太祖朱元璋确实杀了不少功臣,说朱元璋“屠戮功臣”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算不上冤枉。但汉高祖刘邦当了皇帝后确实没有大规模杀功臣,说刘邦“屠戮功臣”确实是太史笔下的“冤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image.png

  西汉的开国功臣大体上分为两种:一是凭借功劳而封诸侯王的功臣,只有韩信、卢绾、刘贾等寥寥数人而已;另一种则是凭借功劳而封列侯的功臣,占了功臣数量的绝大多数,比如萧何、张良、曹参等等。

image.png

  异姓诸侯王是危害大一统、阻碍历史进步的落后势力,刘邦登基后必然要将之铲除。因此被封为诸侯王的功臣自然下场悲惨,韩信被杀、卢绾叛逃,刘贾则被造反的英布所杀。但性质都算不上“兔死狗烹”。

image.png

  而被封为列侯的功臣是手握大权、安享富贵,人生得以善终,唯一被杀的列侯陈豨是因为公开造反而不得不杀。刘邦不仅不杀列侯功臣,还规定“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明确保护功臣利益。

image.png

  正因为刘邦没有大杀功臣,所以功臣集团成为西汉初年最强大的政治势力之一,甚至能左右皇帝的人选。直到汉景帝时期,西汉功臣集团才随着时光流逝而逐渐退出了政治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Tags:功臣   刘邦   汉高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