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本站登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

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冯顺弟是怎么教育胡适的?母亲改变了我的一生

游戏王 2021-08-03 风云人物 评论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程度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但要说起民国时期一些名人的家庭教育,还是有非常大的分歧。

  毕竟民国时期虽说距离现在并不遥远,但是当时对于家庭教育这件事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甚至在胡适的带领下许多的文人都认为教育孩子只是母亲的事情。

  那么为何胡适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这还要从胡适的童年说起,虽说胡适最后的成就不低,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一件事,胡适的同年绝对是有缺憾的。

image.png

  一、幼年丧父,母亲撑起半边天

  胡适在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便去世了,在那样一个年代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想要改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虽说当时冯顺弟只有二十二岁。

  冯顺弟对于胡适的教育哪怕在现在也能成为典范,毕竟胡适的父亲去世,所以冯顺弟不仅要成为胡适的慈母,同时也要成为严父。

  但是冯顺弟却很懂得尊重胡适,在人前哪怕胡适犯了多大的错误,冯顺弟也不会责骂他,而是等到夜深人静、关好家门之后再算账。

  而且冯顺弟教育孩子只是单纯的教育孩子,而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所以她对胡适有一个要求,便是无论受了怎样的责罚也不许哭出声来。

  所以胡适的童年虽说收到的责罚并不少,但是在旁人眼中胡适却是在溺爱中长大的。这让胡适从小便懂得自尊自爱。

  这也是为何胡适在成名之后严于律己,很少做出格事情的原因。

  反观他人,往往教训孩子只是追求一个速度,在人前便对孩子百般责骂甚至殴打,严重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这样的孩子轻则唯唯诺诺,遇到事情裹足不前。重则甚至直接让孩子破罐破摔,造成很严重的心理阴影。

  二、言传身教,让胡适懂得宽厚待人

  有严便有松,胡适在自传中曾这样写过自己的母亲“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松,却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让胡适自小便懂得宽恕、平和。

  而这方面的教育,冯顺弟选择了言传身教。胡适的父亲一共有三任妻子,却又是一夫一妻制的代表。

  所以在胡适父亲去世之后,整个胡家的重担便落在了冯顺弟这样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肩上,当时胡家除了胡适外还有两个哥哥。

  胡适的二哥在上海做生意,可以说是整个胡家的经济来源。但胡适的大哥则是一个典型的败家子,赌博、吸毒、偷窃家中的东西,还在外面欠下了大笔的赌债,每年除夕都有债主到胡适家要债。

  最初所有人都认为冯顺弟会将这个比她还要大的继子逐出家门,但冯顺弟却没有,依旧是每年等待上门讨债的人来。

  每当除夕,冯顺弟都是先招待来讨债的债主,随后一家分一些钱,好说歹说的将债主劝走。之后胡适的大哥才会回家。

  冯顺弟也没有对他进行责骂,而是和和气气的一起吃团圆饭。虽说当时胡适大哥要比冯顺弟大,但在身份上冯顺弟却是当家主母,对他责骂也是情理之中。

  正因如此,胡适成为了民国时期性子最好的人之一,还在推崇了一辈子的自由之后,在晚年提出了“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三、无论母亲的教育多么出色,终究是不完全的

  胡适童年所接受的教育绝对是无可挑剔的,冯顺弟无论是严父还是慈母的身份都扮演的特别的好,就连文化教育冯顺弟都对胡适精益求精,要求胡适做到“求甚解”。

  但人无完人,冯顺弟最终还是有一件事没让胡适学会,那便是如何做一个父亲。其实这个教学内容一般都是由父亲言传身教。

  冯顺弟不是不想教胡适,而是她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当好一个父亲。所以在胡适成婚之后,他绝对能够称之为合格的丈夫,但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胡适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都秉承着一个理念,教育孩子是母亲的事情,孩子没有教育好也是因为母亲能力不够。

  这可以说是胡适人生中少有的污点之一,但我们又能如何去要求一个幼年丧父,整个童年都是妈妈陪伴的孩子呢?

  他不是不想成为一个好父亲,只是他根本就不知道怎样去做一个好父亲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Tags:胡适   父亲   母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