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本站登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

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冯顺弟与胡适是什么关系?有一种母爱叫只要你幸福,我便死也瞑目

游戏王 2021-08-03 风云人物 评论

  胡适的学识和能力那是毫无争议的。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北大教授,后来还做过北大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他的才华还不单体现在学术上,胡适兴趣极其广泛,在文学、哲学、史学、教育学、伦理学方面都堪称顶级专家,此外他还是一位权威的红学家。我们传唱至今的那首歌谣《兰花草》,歌词就改编自他的诗作《希望》。

  最重要的是,胡适还公认的形象好气质佳。

image.png

  这是胡适至今流传最广的一张照片。照片中的他面目清秀白净,一幅儒雅自信的神情,看起来还是很帅的,然而这时的胡适早已过了颜值巅峰期。

  我一直觉得这张照片中的他最好看,细看之下,眉眼俊朗,鼻梁挺直,五官和脸型几乎无可挑剔。那一年他23岁,在美国留学,正值风华正茂。

  胡适不仅学问好、长得好,还遗传了母亲善良宽和的性情,他这一生时刻不忘帮助贫困的亲友同仁,所以人缘也是出奇的好。

  胡适的心思非常细腻,对女孩特别关照。据说他在讲课时,如果突然起风,而窗边恰好坐着女学生,他会亲自跑去关窗,以免学生着凉。也正因为他的敏感细致,女学生大都喜欢他,后来有人曾写诗说他“若与随园生并世,不知多少女门生。”

  学问好魅力大,加上胡适本身也是个善感多情的人,他这一生着实惹下了不少风流债。有几个女人为了他终身不嫁,其中还有一个临终时立遗嘱,要求死后埋在胡适回乡必经的路旁,看来多情也是罪啊。

  不过,尽管胡适在情感上走过歧路,好在他的婚姻生活还算圆满。他顺从地接受了包办婚姻,和由母亲指婚的小脚妻子江东秀白头偕老。张爱玲说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 。

  江东秀性格直率泼辣,胡适极其顺从,甚至和妻子一起拍照时,还总是恭谦地站立,让妻子坐着。他还针对现代婚姻提出了一套丈夫应遵循的“新三从四德”: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果然是个极其风雅又宠妻的才子。

  然而,这样真实而完美的男神是如何培养出来的?这就不得不说说胡适那个伟大的母亲——冯顺弟。

  冯顺弟出生于安徽省绩溪县一个贫苦的传统家庭,是冯家的第一个孩子。冯顺弟17岁那年,当地士绅48岁的胡传上门来提亲。

  这个胡传在整个绩溪县很出名,20岁时他带领亲友乡民进高山躲避太平天国之乱,居险自卫。进学为秀才后,他花了十多年的时间主持重建胡氏宗祠,待家乡事宜安排好之后,他决定报效朝廷,40岁远游北方,走上仕途。

image.png

  待他去冯家提亲时,初娶和续娶都已离世多年。对于这门亲事,冯家起初是不同意的,胡传比冯顺弟大了30多岁,胡传的大女儿比冯顺弟大7岁,大儿子大她两岁,双胞胎的二儿和三儿只小她4岁。一嫁过去就要操持这么大的家族,处理如此复杂的家庭关系,对于一个只有17岁的女孩来说,实在太难了些。

  然而冯顺弟却坚持接受了这门亲事,在她心里,胡传是个有威望、受敬重的大好人。当地那些鸦片烟馆和赌场的人都怕他,每次一听说他回乡都纷纷关门。冯顺弟仰慕他,因敬而爱。

  胡传和冯顺弟婚后感情非常好,那时胡传公事繁忙,但每天都会抽时间教顺弟读书认字。胡适出生后不到三个月,胡传调往台湾任职,顺弟母子一年后才到台湾与他团聚。那段相聚的日子是冯顺弟一生最快乐的时光,胡传教胡适认字,她就在一旁做助教,儿子认新字,她温故而知新。

  可惜这样的快乐实在短暂。甲午战争爆发后,胡传托人将妻儿送回老家,他自己则带病在战乱中奔走呼号,最终死在了厦门。

  噩耗传来的那天,冯顺弟坐在老屋前堂房门口的椅子上,听到读信人读到丈夫已逝的那一段,她突然惊恐到颤栗,而后身子猛地后靠,连椅子带人整个倒在了门槛上,整个大堂都回响起撕心裂肺的哭嚎声。

  那时,胡适只有三岁零八个月,冯顺弟不过23岁,甚至比很多未婚的闺女都要年轻。

  从此,冯顺弟不得不周旋于亲子、继子和媳妇之间,苦苦支撑一个偌大的家。丈夫死后,胡家只剩下几千两的存款,放在同乡的店家生息,全家人就靠这笔利息过活了。

  大儿子从小就败家,抽鸦片、赌博无所不会,经常欠下赌债。每年除夕,家中总有一群讨债的人,坐在大厅追债,不肯离去。冯顺弟不搭理他们,旁若无人地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准备压岁钱,等到近半夜了,才请来一位临近的本家亲戚,给每位债主发一点钱,苦苦哀求,债主们才一个个散去。躲在外面的大儿子听说债主走了,这才悄悄地回来。因为过年,顺弟从不会骂他,脸上也不会流露任何怨气。

  两个儿媳脾气都不好,又不懂事,时常把家里闹得人仰马翻,冯顺弟无奈,只能默默地忍耐。

  生活原来就艰难,而她所有的希望只能放在亲生子胡适身上。丈夫临终前,给顺弟留了一张遗嘱,上面写着:穈儿天资颇聪颖,应该令他读书。

  穈儿就是胡适的小名。也是从那时起,冯顺弟怀着对丈夫无限的敬重与怀念,立志要将胡适培养成材。

  胡传去世不久,胡适就入了学堂。那时他还不到四岁,个子太小,上下高凳还需别人帮忙。先生为胡适讲书格外细心周到,开始胡适以为先生体恤他年纪小的缘故,直到很多年后他才知道,自己之所以会受到特殊优待,是因为母亲多给了数倍的学费。家乡学堂每年收两块银元,顺弟为了儿子能念好书,第一年就送去了六块银元,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竟加到了十二元。顺弟叮嘱先生,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

  入学前,胡适已认得近千字,先生又讲解得通透,胡适很快便融会贯通,学出了乐趣。

  9岁时,他就能看《水浒传》。11岁时,已经能点读《资治通鉴》。他还独出心裁,创编了一本《历代帝王年号歌诀》,当地知府读过后,大加赞赏,命人刻印了数百本散发,胡适因此得到了“小神童”的称号,在方圆几里小有名气。

  待到12岁,常有一些本家的小姑娘围着他,请他讲故事,他将古文里那些枯燥无味的事情用绩溪土话讲出来,姑娘们坐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

  从胡适记事起,母亲每天天刚亮就会把他叫醒,跟他说前一天他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他一定用功读书。有时,顺弟还会跟他说起父亲的种种好处来,“我这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不要跌他的股,就是不要丢他的脸。每每说到伤心处,还会流下泪来。

  冯顺弟这一生,和丈夫胡传真正相处的时间不到5年,却惦念记挂了他大半辈子。冯顺弟深受丈夫影响,敬佩丈夫的人品和学问。当年他们一家三口在台湾生活时,丈夫手写的楷书被她一直珍藏着。那些浓墨纵横的文字,亦如一幅美妙的画卷,减轻了冯顺弟后来的寂寞和苦楚。她明白,缅怀丈夫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儿子培养成国之栋梁。

  冯顺弟教育胡适很得法,她从不在外人面前打骂他。如果犯的错小,她会在第二天清晨教育,如果犯的事大,她会等到夜深人静时关了房门责备。这样一来保护了胡适的自尊心,二来给了他反省的时间。

  一次初秋的傍晚,胡适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了一件单背心。那天母亲妹妹玉英姨正在胡家做客,拿了件小衫出来叫他穿上,胡适不肯,玉英姨说:“穿上吧,凉了!”胡适随口开起了玩笑:“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恰好冯顺弟从旁边经过。晚上睡觉前,顺弟让胡适跪在床前,边流泪边责骂:“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说着竟气得浑身发抖。胡适不停地哭,用手背抹眼泪,或许是感染了细菌,后来胡适害了一年多眼翳病。母亲又急又悔,听说眼翳是可以用舌头舔掉的,母亲病急乱投医,还真舔了胡适的眼翳。

  胡适14岁时远赴上海求学,说是14岁,其实胡适当时的真实年龄只有12岁零两个多月。临行前,冯顺弟为儿子做了一只枕套,枕套上用紫红色的线绣了两行字:“男儿立志出乡关,读不成名死不还。”

  母亲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封建传统家庭,婚前大字不识。她这一生识得不多的字,都是丈夫胡传教的。然而这些关于知识的微弱的星火,却成为了她立志栽培胡适的果敢和决心。

  很多年后,胡适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情形:母亲为了让他安心上路,故意装出高兴的样子。“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术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

  胡适在上海读书特别用功,刚去的时候英文和算术不太好,他就常常在宿舍熄灯之后,把蜡烛放到床架上,在枕头上放块石板做题恶补。这样用功,严重影响到了他的健康,有段时间他甚至双耳都聋了,修养很久才慢慢恢复。

  20岁那年,胡适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美国的官费生。母亲接到儿子寄来报喜的家书后,当即回信:“你到美国后,宜勤寄家信,每月至少必须一次,每年必照两张相片寄家,切勿疏懒……你此出洋,乃你昔年所愿望者,一旦如愿以偿,余心中甚为欣幸……一切费用皆出自国家,则国家培植汝等,甚为深厚。汝当努力向学,以期将来回国为国家有用之材,庶不负国家培植之恩,下以有慰合家期望之厚也。”

  短短的一百多字,既有教导也有关爱,流露了母亲的欣慰和不舍,也成为了胡适日后百般回味的幸福。胡适10多岁离乡,待27岁学成归来,期间的十多年中,回家机会寥寥可数,母子之间的深情只能靠缓慢流转的书信沟通。

  儿子在外留学,恰是母亲最艰苦的岁月。其间,冯顺弟的父亲、两个妹妹、弟弟相继去世,胡家的店业屡遭失败。胡适去美国的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胡家的最后一个店业——位于汉口的酒盏也荡然无存。顺弟受此打击,一病不起。她硬撑着拍了一张照片,跟家里人说:“吾病若不起,慎勿告吾儿,当仍倩人按月作家书,如吾在时。俟吾儿学成归国,乃以此影与之,吾儿见此影,如见我矣。”

  一字一泪,感天动地。幸好天可怜见,冯顺弟后来渐渐康复了。

  邻居宋焕卖一部图书集成,开价80元,冯顺弟知道那正是儿子需要的,变卖首饰又借了些钱,将那本书买了下来。只要是关于胡适学习上的要求,她总是无条件地满足。

  好在母亲的苦心,胡适没有辜负。留学期间,每逢寒暑假,别的留学生游山玩水,胡适总是待在学校静心地做学问写文章,他将省下的生活费和稿费寄给母亲,以贴补家用。

  1917年5月,胡适通过了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论文答辩,取得了博士学位。7月,胡适回到了绩溪老家。母子已隔了十年未见,冯顺弟早已衰老憔悴。那天,她依靠着门扉,远远地望着儿子一步步走近,这一次她再难克制自己的情绪,她握着儿子的手,脸颊上挂满了泪珠,口中喃喃而语:“回来了,好了,回来了,好了……”

  23年前,也是在这个门栏边,她等来了丈夫的死讯。接下来的23年,她拼尽全力完成了丈夫的遗愿。“我们的孩子果如你所言颇聪颖,我也如你所愿,让他读书,学有所成。”

  顺弟在胡适去上海求学前,就给他订下了一门亲事。胡适此次回来,奉母命娶了大字不识的小脚村姑江东秀。对于这个婚姻,胡适曾说:“吾之就此婚事,全为吾母起见,故从不曾挑剔为难……若不为此,吾决不就此婚。”婚后,胡适对江东秀还算不错,大概也是因为母亲的缘故。

  新婚后,胡适便去北大任教授了,工作的第二个月,他的月薪就由260元涨到了280元,这绝对是当时的高收入,要知道后来毛泽东去北大做图书管理员月薪不过8元。此后家中兄嫂、侄辈的一切开销都由胡适一人承担。

  第二年,江东秀怀孕的消息从北京传来,顺弟这一生的心愿终于了了。或许是长久以来,她活得太苦太累,当幸福终于触手可及时,她那根一向绷紧的弦突然松了,精神的松动却引发了旧疾。不过短短十几天,冯顺弟就因病不治撒手人寰,远在北京的胡适甚至来不及赶回来见她最后一面。

  1918年,冯顺弟病逝时,只有46岁。

  后来的岁月,胡适每每念及母亲总是悲痛欲绝。他在《先母行述》一文中写道:“生未能养,病未有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亦未能见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岁月赋予生命的遗憾,亦是凡人难以逆转的哀伤。

  好在胡适无论性情还是长相都与母亲极其神似,想念母亲时不妨细察自己。1954年4月,已经63岁的胡适思念母亲得紧,跑去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依旧是儒雅的风度,只是这一次他故意摘下了眼镜。拿到照片后,他在背面写道:“没有戴眼镜,使我感觉这相上有我母亲的神气。”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母亲一生的不幸和牺牲,都是在为儿子铺路。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这便是希望,不幸也变成了幸福。

  鲁迅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其中有这样的句子:“论到解放子女,本是极平常的事,当然不必有什么讨论。但中国的老人,中了旧习惯旧思想的毒太深了,决定悟不过来……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地做人。”

  冯顺弟何尝不是如此,她的一生浸透于旧思想的深水中太久,又不得不肩负操持整个家族的沉重负担,她能做的无非是尽全部的努力,肩住黑暗的闸门,放孩子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重塑一个新世界,过上好生活。

  同样伟大的,还有鲁迅的母亲鲁瑞。丈夫去世后,鲁瑞坚持供三个儿子读书,后来鲁迅想去日本留学,鲁瑞典当了自己的首饰,顶住了来自家族其他人的压力,让孩子完成了梦想。历史应该感谢这些默默奉献的母亲,正因为她们深明大义,民国时期才涌现了像鲁迅、胡适这样的大师,在文化学术与民族大义上才有了巅峰般的脊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Tags:胡适   母亲   丈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