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本站登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

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齐白石成为大师,为什么齐黑石流落街头?

游戏王 2021-08-03 风云人物 评论

  齐白石与齐黑石原为同胞兄弟,年龄相仿,志趣相投,天资相近。两人同时学画,历尽千辛万苦,历经风霜雨雪,终于同时有了一点小小的成绩。

  于是,对二者索画者络绎不绝。

  齐黑石心软,凡有索画者有求必应。而齐白石心黑,卖画卖印,则是详尽标价,锱铢必较。且墙上贴了郑板桥的原话:“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

image.png

  图/齐白石《十二山水条屏》拍价9.3亿人民币

  多年以后,黑石尽日为应酬而画,三姑六婆,七大爷的二表侄的三娘舅,三娘舅的闺蜜的老相好,凡所能扯上一点边的尽管放心来要,并未曾有一人付半文钱,所有索画者觉得黑石给自己送画理所当然。黑石疲于应酬,却越画欠的越多,越画越是心烦意乱,恶性循环,笔底渐有艳俗之躁气。为此卖了祖上传下来的二亩薄田,以补贴购笔买墨之费用。终是无济于事,最终流落街头,成一乞丐,却无人可怜。

  白石明码标价,反正别人不买他也不吃亏。若有人买画付以银两,便用以补贴家用,至少衣食无忧,便能依然潜心作画。画由心发,于是越画越好,越好越自信,良性循环,终成一代大师。

image.png

  图/齐白石四条屏

  齐白石、齐黑石本是同根生,年龄相仿,志趣相投,天资相近。却最终因后天的环境以及对待环境的态度不同,人生有了天壤之别。老实巴交的黑石成了索画者和社会的牺牲品。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年花了三块银元买的齐白石的画,若干年后在嘉德拍卖会上以数千万元成交,而当年索画者向黑石索的画,到现在一分不值。因为黑石已废,越画越糟,画更是一文不值。

image.png

  图/齐白石作品

  无辜的索画者的心态是:你不用给别人画,就给我画一张就好了,用不了多少材料,也占用不了你多少时间。但,七大爷的二表侄的三娘舅是这么想的,三娘舅的闺蜜的老相好也是这么想的。

  画画者的心态应当是:当不了齐白石,也绝不要当齐黑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Tags:齐白石   黑石   娘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