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本站登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

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这个爱因斯坦都甘拜下风的中国男人,活了112年只做了一件事,却让全世界都铭记

游戏王 2021-08-03 风云人物 评论

  提起他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

  但是他对中国语言文化做出的贡献,却在影响着我们每个人。

  可以说,屏幕前的你,能看到这篇文章,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这位老人。

  他就是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的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

blob.png

  1月14日,是周有光老先生去世一周年纪念日,谷歌为了纪念他,这一天,在全世界网页特意将Logo换成了中文字“谷歌”,还翻译出了汉语拼音“Gǔ Gē”。

blob.png

  之前谷歌的搜索主页,也出现过类似的纪念,全部都是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事件,或者为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伟人,来看一下都有谁:

  比如纪念科学家爱因斯坦。

  再比如纪念大师卓别林。

  在外国人眼中,这个已经去世的中国男人,地位是与爱因斯坦、卓别林等大师齐名的存在。可国内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周老先生影响力究竟有多大,我来简单说一下。

  纽约时报曾刊发长文称“是他让汉字书写像ABC一样简单”。

  如果没有他,或许我们现在还不能用拼音,在电脑端、手机端顺畅地打字交流;

  如果没有他,Beijing北京还只能念作Peking,Jiaozi饺子还只能念作Dumpling;

  如果没有他,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门槛,要比现在高一大截。

  总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是他,促成和完善了拼音体系,让汉语真正走向了世界。

blob.png

  图片来源:Google

  周老这一生,充满了传奇。

  他活了一个世纪,体验了中国近百年的所有进程,经历了满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新中国四个时期,堪称“四朝元老”。

  他交友广泛,和老舍谈笑,和周总理通过话。他还是为数不多的,曾与爱因斯坦谈笑风生的中国人。

  他身上有太多标签:作家沈从文的连襟、才女张允和的丈夫、经济学家、语言学家、文字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

  1906年,周有光出生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

blob.png

  图片来源:网络

  他的曾祖父曾是清朝官员。咸丰年间,太平军攻破常州,曾祖父投水自尽。

  十岁时,全家迁居苏州,周有光进入了当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也就是洋学堂;

  读中学时家道中落,周有光靠着姐姐朋友接济的学费,才得以继续读书。

  好在他天赋异禀,顺利考取了上海圣约翰大学。

blob.png

  上海圣约翰大学旧照

  当时的圣约翰大学,要求学生只能讲英文,还有打字机,沟通起来很方便。

  但是中文没有打字机,也没有统一的拼音标准。周有光随即意识到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国56个民族有80多种语言和地方方言,造成了很大的沟通障碍。

  这使得周有光对文字改革产生了兴趣,主修经济专业的他,毅然决定辅修语言专业。

  大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他,却因为经济条件,只能选择远渡日本留学。

  然而,上天跟他开了一个更大的玩笑:学成归国后,恰逢抗日战争。

  国难当头,他空有满腔抱负,却得不到施展。

blob.png

  周有光(右二)与家人的合照

  在重庆躲避战火期间,6岁的女儿因为盲肠炎无药医治,不幸夭折。

  2年后,儿子又被流弹击中,险些丧命,自己全家在逃难中历经生死保住性命。

  1945年,抗战胜利,他回到新华银行任职,被派驻纽约,在华尔街待了3年,日子总算安稳了些。

  这期间,他曾见过爱因斯坦两次。两个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人相谈甚欢,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不谋而合,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彼此惺惺相惜。

  他说,爱因斯坦的一段话让他记忆深刻:

  一个人的一生到60岁为止,工作是13年;

  除了吃饭睡觉之外,业余时间是17年,

  能不能成功就看你怎么利用你的业余时间。

blob.png

  周有光深受启发,以后的每一天,他除了吃饭睡觉外,业余时间都在钻研语言学。

  他相信天道酬勤,所以踏踏实实从零开始。

  后来,他又被派往欧洲工作。在那里,周有光买了大量语言学相关的书籍自学。

blob.png

  1948年在英国剑桥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周有光毅然放弃了国外的优越生活,带着妻儿回国工作,兼任复旦大学的经济学老师。

  不凑巧的是,他赶上了工资改革,从前每月一百块,当时却只能拿到二十块。

  但周有光毫无怨言,依然干劲十足,投身于中国汉字的改革浪潮中。

  转折点出现在1955年。这一年,他收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邀请:周恩来总理亲自致电他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并力荐他来创建一个汉字字母系统。

  最初,周有光拒绝了,他表示自己只是业余爱好者,但总理言语中的恳切,让他最后还是心动了。

blob.png

  出席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此时他已经近50岁了,从金融学转行到语言学,需要莫大的勇气。

  上小学的孙女就曾对周有光说过:

  “爷爷,你亏了!你搞经济半途而废,你搞文改半路出家,两个半圆合起来不就是个0嘛。”

  但临危受命的他面无惧色,与一众学者探讨,打算用拉丁字母来构架一套汉语拼音方案。

blob.png

  终于,这项业余爱好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60年前的1958年,他与同事共同奋斗3年的《汉语拼音方案》正式推出。从此,汉语开启了新的篇章。

  虽然普通话读音很复杂,但是利用26个字母和4个音标,就覆盖所有的字,方便简洁,极大地降低了沟通成本。

  当时有人揶揄道:“你们也太笨了,26个字母干了3年。”

  周有光没有反驳,也没有发脾气,反倒觉得这3年时间很值得,至少没发现什么漏洞。

  假如当初急于求成,没有研究好而出现纰漏,弥补起来会很麻烦。

blob.png

  1986年语言界学者聚会

  左起:季羡林、吕叔湘、许国璋、周有光、马学良

  谈起这段“错位”人生,周有光问心无愧,他说:

  “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

  正是他这种匠人精神和乐观态度,才使得国人可以更方便地使用汉语,还将学龄儿童的阅读能力提前了至少两年。

  中国少了一个金融学家,却多了一个汉语拼音之父。

  事业上坎坷波折的周有光,对待爱情却是忠贞不渝。

  他与妻子张允和的结合,可谓是郎才女貌,成就了一段佳话。

  当时的张家乃名门望族,而周家只是小门小户。因为家庭地位的悬殊,周有光曾一度犹豫不决,他写信给张允和:“我很穷,恐怕不能给你幸福。”

  张允和立即回应说:“幸福不是你给的,是要我们自己去创造的。”

blob.png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两个人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有的只是细水长流,就这样相濡以沫70年。

  古代人都崇尚“举案齐眉”,在现代没有案了,两个人便约定好“举杯齐眉”。

  张允和曾自称,与周有光每日都要碰两次杯,上午红茶,下午咖啡,几十年如一日。

  晚年的张允和,挂在嘴角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

blob.png

  晚年婚纱照

  2002年,张允和离世。这给一向从容的周有光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真正的爱情,没有生离,只有死别。

  他将昔日二人喝茶举杯的藤椅换成了沙发,隐藏起对妻子的思念。

  终日在书房读书看报、了解时事,继续研究文化学和人类历史的演化规律。

blob.png

  他曾不止一次说过:“不要谈我个人,我们来谈谈这个世界。我是认真地思考了这个世界的”。

  已过期颐之年的他,仍然坚持学习,笔耕不辍,接连出版了多部书籍:

  100岁《百岁新稿》、104岁《朝闻道集》、105岁《拾贝集》、108岁《周有光文集》、110岁时《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

  当被问及他的长寿秘诀时,周老笑称:“上帝太忙,把我给忘了!”

  他表示自己崇尚极简生活,从来不吃补品、作息规律、胸襟开阔,不会为了不值当的事情发脾气。

  事实上,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活了一个多世纪,不可能没有惊险挫折,可贵的是他战胜了恐惧颓丧。

  不立遗嘱、不过生日、不过年节,自食其力、自得其乐、自成一家——或许这就叫知者乐,仁者寿!

blob.png

  周有光的一生,正如他妻子的那句话,“他一生有光,有光一生”。

  然而,天妒英才,2017年1月14日3点30分,他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享年112岁。

  上天终究还是收走了这束光。

  有人将他的一生分了三个阶段:50岁以前是银行家;50岁到85岁,是语言文字学家,精力都倾注在语言文学领域;85岁以后,是启蒙思想家。

  他不是坐拥千万粉丝的网红,不是自带流量的明星。

  国内媒体这样评价他,他本应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实际上没什么人知道他。

  突然想起《寻梦环游记》里的一句话:被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这样的一代大师,去世一周年不该只被外国人纪念,更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Tags:爱因斯坦   圣约翰   汉语拼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