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本站登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

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最愚忠的4位大人物 有机会做老大却偏偏做老二

游戏王 2021-08-03 风云人物 评论

  古代中国有一种观念,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封建社会,古人讲究从一而终。所以有许多有实力的大臣,却宁愿做老二,就是不敢做老大。在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里,这种人还不少。但是我们无法去判断这种愚忠,毕竟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接下里就来说一说史上最为愚忠的4位大臣,如果他们想做老大,一定会成功。

2_副本1.jpg

网络配图

  第一位-蒙恬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由蒙恬率领30十几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土地;还修建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蒙恬镇守边疆十几年,使匈奴不敢靠近。在秦始皇去世以后,胡亥联合赵高,李斯修改诏书,假传遗诏,赐死蒙氏兄弟,最终自杀而亡。如果当时蒙恬起兵造反,以他的才华,最起码有一番事业。

诸葛亮

网络配图

  第二位-诸葛亮

  诸葛亮我们都熟悉,那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一直感染着很多人。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以后,和诸葛亮说出:“我儿可辅则辅,若不可辅君当自立为王”。当时的蜀国,诸葛亮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想取代刘禅那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诸葛亮没有那么做,还是选择誓死效忠蜀汉王朝。

  第三位-岳飞

  岳飞是著名的爱国英雄,他率领的岳家军打的金军连连败退,本有机会达到金军老巢,但是被宋高宗连下12到金牌催促其返回,岳飞还是听从命令,最终落得个惨死的下场。如果当时岳飞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或直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有可能最终的下场可能不一样。

31ea00018695da6bd33b.jpg

网络配图

  第四位-李鸿章

  李鸿章建立的淮军是大清王朝的顶梁柱,在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故意让李鸿章一人抵抗日本,好削弱李鸿章的实力。在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还是有很强的实力,但是李鸿章一味的效忠大清王朝,没有一点相当皇帝的意思,还为清政府卖力,签订不平等条约,自己背黑锅。如果李鸿章选择造反,加上各国的支持,说不定会成功。

  但历史终究是历史,没有那么多的如果,成功也好,失败也罢,终究是过往烟云,尘封在历史的记忆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Tags:王朝   甲午战争   岳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