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本站登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

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刘禅真的扶不起?我们误解了他 理由很简单

游戏王 2021-08-02 风云人物 评论

  对于刘禅历史上有很多观点,但从古人眼里看见的他大多数是个庸人,不然“扶不起的阿斗”怎么会成了对庸人的戏称,还一直流传下来呢。还有一个成语也是因他而生—乐不思蜀,晋王司马昭灭掉蜀国后,在洛阳设宴招待刘禅,宴会演奏的都是蜀国的歌舞,那场面就如四面楚歌一样,当时蜀国投降的大臣都痛哭流涕,可刘禅却谈笑自若。司马昭问刘禅想念蜀地嘛,刘禅乐呵呵的否认让司马昭等人哈哈大笑。其实刘禅这种乐不思蜀的态度正是让他得到善终的关键,否则怎能骗过阴险狠毒的司马昭,这样看来刘禅还真不是一个傻不拉几的人。

1.jpg

网络配图

  认为刘禅是庸人的人无非就是说他依靠诸葛亮治国。诸葛亮的确是少有的绝顶聪明,也许正是诸葛亮太过耀眼大家都忽视了刘禅,他为君四十二年,期间诸葛亮只辅佐了他十二年,剩下三十年是他自己独立处置政务。既如此就看最有资格评价刘禅的诸葛亮怎么说,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一个敏字,明确地肯定了刘禅的天资。,在北伐的问题上,刘禅也看的透彻,在诸葛亮急于北伐的时候,他也出言规劝,尽管诸葛亮置自己的规劝与不顾,在北伐决议形成后,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

2f4000528113bd1131a.jpg@100q.jpg

网络配图

  诸葛亮死后,刘禅便立马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也许会有人问他既然这么有能力为什么不自己掌权却事事依靠诸葛亮呢?其实他尊诸葛亮为“相父”不与诸葛亮争权,除了谨从了先帝的遗嘱,还避免了过于紧张的君臣关系。他不但懂得收权,更懂得分权呢,在诸葛亮去世后,他就废除了丞相制度,任命蒋琬为大司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又任命费祎为大将军,主管军事监管行政。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他开始独揽大权。你说能做出如此政局安排的人会是庸人吗?

2f400052819d3fe4e93.jpg@100q.jpg

网络配图

  还有夏侯霸死心塌地为蜀汉卖命这一典例也能反映刘禅的才智,他三言两语先化其怨,再收其心,感动得夏侯霸一塌糊涂。这可没有人教他了,那时世间已无诸葛亮。所以说在那个群雄割据的动乱时代,刘禅能成为执政最长的国君,肯定有其过人之处的,并非扶不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Tags:司马   北伐   庸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