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本站登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国史

  • 北魏中书侍郎高允:宁可被杀头也不污蔑他人

    北魏中书侍郎高允:宁可被杀头也不污蔑他人

    北魏太武帝当政时期,司徒崔浩奉旨率领众位史官编修国史,太子的老师、中书侍郎高允也参加了国史的编辑工作,因为这些史官把北魏朝廷的许多丑事都不加避讳地写在了史书上,还把这些文字刻在了石碑上,因而惹怒了那些皇族人员,他们认为此史官给皇族丢了面子,就向太武帝告发,要求太武帝追究崔浩等人的责任。太武帝大怒,便兴起了一场文字狱,下令将参与编写史书的崔浩等人全部逮捕下狱。  太子闻讯后,立即把高允接到自己府中保护起来,第二天早上,他亲自带着高允去见太武帝,以便当面向太武帝求情。路上,他叮嘱高允说:“如果皇上问........

    2021-08-02 游戏王 风云人物 19 ℃ 0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篡改国史是要隐藏什么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篡改国史是要隐藏什么

    李世民是大家心目中的好皇帝,可是走向皇帝宝座的历程并非十分光彩。但是对于他之前的劣迹,史书上却很难查到。于是有学者推断说,李世民曾经篡改国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统治期间,勤于政事,改革经济,举贤任能,体恤百姓,减轻刑罚,并且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使得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太宗下令在中书省特别设置秘书内省专门负责修撰前五代史。但是同年闰十二月,太宗又下令将史馆移入禁中,设于门下内省北面,由宰相监修。从此之后,史馆成为皇帝直接控制........

    2021-08-02 游戏王 风云人物 7 ℃ 0
  • 大唐两代皇帝都敬重他 可他做的事却很没品

    大唐两代皇帝都敬重他 可他做的事却很没品

    许敬宗是隋朝大业年间的秀才,一直以来从事的工作就和书书写写有关。作为汾阳郡司法小书佐,他也做得不错。他父亲许善心被宇文化及杀了以后,许敬宗就做不下去了。他参加了李密的瓦岗军,当个元帅府记室。瓦岗军失败后他投降了大唐。降唐的大多数都得到了较好的安置,许敬宗也不例外,本来下发的文书是让他前往涟州担任别驾的,但是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听说过他,就请他担任文学馆学士。  公元634年(贞观八年),他已经是著作郎,兼修国史了,不久改任中书舍人。他这人是典型的两面人,在皇帝面前,恭敬之至,而在同事面前,那就是........

    2021-08-02 游戏王 风云人物 7 ℃ 0
  • 为何后人对唐朝大臣许敬宗的评价褒贬不一?

    为何后人对唐朝大臣许敬宗的评价褒贬不一?

    许敬宗是杭州新城人,隋朝的时候就重进士为朝廷卖力。到了唐朝,他参与了诸多书籍的编纂工作,修编国史。唐高宗即位后,提拔许敬宗为礼部尚书,继续负责国史的编著工作,晚年退休病逝。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年的许敬宗在隋朝将军宇文化及发动政变,父亲被杀后苟求得不死,他投奔瓦岗军和魏征一起管文书。  李密失败后,许敬宗归顺唐朝,李世民听闻他的名声,找他当秦府学士,贞观年间许敬宗升迁为中书舍人。  长孙皇后去世,许敬宗因为嘲笑官员相貌丑陋大笑被揭发,被罢官,贬职到都督府司马,负责修订国史。  他因为完成武........

    2021-08-02 游戏王 风云人物 6 ℃ 0
  • 唐朝大臣许敬宗是奸臣为何还可以得以善终

    唐朝大臣许敬宗是奸臣为何还可以得以善终

    许敬宗是杭州新城人,隋朝的时候就重进士为朝廷卖力。到了唐朝,他参与了诸多书籍的编纂工作,修编国史。唐高宗即位后,提拔许敬宗为礼部尚书,继续负责国史的编著工作,晚年退休病逝。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年的许敬宗在隋朝将军宇文化及发动政变,父亲被杀后苟求得不死,他投奔瓦岗军和魏征一起管文书。  李密失败后,许敬宗归顺唐朝,李世民听闻他的名声,找他当秦府学士,贞观年间许敬宗升迁为中书舍人。  长孙皇后去世,许敬宗因为嘲笑官员相貌丑陋大笑被揭发,被罢官,贬职到都督府司马,负责修订国史。  他因为完成武........

    2021-08-02 游戏王 风云人物 35 ℃ 0
  • 乾隆点评李世民偷看国史:何必与天下人辩是非

    乾隆点评李世民偷看国史:何必与天下人辩是非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是乾隆亲自抓的一项文化重点工程。全书共有一百二十卷,记事上自伏羲氏,下至明亡,是中国古代史籍中记事时间最长的一部史书。因为亲自抓,于是抓得细,据说,书每成一卷都要抄好进呈御览,乾隆极负责任,沙里披金,留下了一千九百多条批注,十五万字之多,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乾隆江山坐得好坐得稳坐得久,读书当然也读得大胆别出蹊径。在他眼里,尧帝最有水平,因而是所有皇帝的学习典型。他欣赏尧帝什么呢?置谏鼓,立谤木,虚心纳谏,让提意见的人当面击鼓,还可以在意........

    2021-08-02 游戏王 风云人物 10 ℃ 0
  • 金国名臣徒单镒:曾经力主金国和蒙古和亲

    金国名臣徒单镒:曾经力主金国和蒙古和亲

    徒单镒,上京路(今属吉林)人,(公元1150年——公元1214年),亦名图克镒,本名按出(或称安舂)。卒于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上京路(今属吉林或称黑龙江阿城县南白城)速速保子猛安人。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
    癸巳科女真策论第一人。该科为首科女真进士科,取女真进士27人。  徒单镒出身官宦人家,他是金朝北京(今内蒙巴林左旗南)副留守乌尼音之子。自幼年就聪颖,七岁时就学习女真文字。长大后,刻苦学习,通览经史。也通晓契丹文字、汉字。在女真族首开科考时,一举夺魁。  徒单镒中状元后,即被授........

    2021-08-02 游戏王 风云人物 13 ℃ 0
  • 唐太宗李世民篡改过国史吗?他为何要篡改国史

    唐太宗李世民篡改过国史吗?他为何要篡改国史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代开国君主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是唐代难得的治国之君。在其统治期间,唐太宗知人善任,察纳雅言;执法慎刑,重农恤民,使国家形成了历史上人人称道的“贞观之治”局面。他的雄才伟略、勤于政事甚为后人称道。但即使是这样一位旷世圣人,他的一生仍是有很多瑕疵的,“玄武门兵变”内情历来让人生疑,而他后来的修改国史也为后人议论不休。  那么,李世民为什么要修改国史呢?对此,史学家们有不同的说法。《新编中国历朝纪事本末·隋唐卷》是这么写官修正史的——设史馆修前朝史制度的确立是在唐初李世民统治的贞观时期。........

    2021-08-02 游戏王 风云人物 4 ℃ 0
  • 北魏中书侍郎高允的担当:宁可被杀头也不污蔑他人

    北魏中书侍郎高允的担当:宁可被杀头也不污蔑他人

    北魏太武帝当政时期,司徒崔浩奉旨率领众位史官编修国史,太子的老师、中书侍郎高允也参加了国史的编辑工作,因为这些史官把北魏朝廷的许多丑事都不加避讳地写在了史书上,还把这些文字刻在了石碑上,因而惹怒了那些皇族人员,他们认为此史官给皇族丢了面子,就向太武帝告发,要求太武帝追究崔浩等人的责任。太武帝大怒,便兴起了一场文字狱,下令将参与编写史书的崔浩等人全部逮捕下狱。太子闻讯后,立即把高允接到自己府中保护起来,第二天早上,他亲自带着高允去见太武帝,以便当面向太武帝求情。路上,他叮嘱高允说:“如果皇上问你话........

    2021-08-02 游戏王 风云人物 9 ℃ 0
  • 北魏中书侍郎高允:宁可被杀头也不污蔑他人

    北魏中书侍郎高允:宁可被杀头也不污蔑他人

    北魏太武帝当政时期,司徒崔浩奉旨率领众位史官编修国史,太子的老师、中书侍郎高允也参加了国史的编辑工作,因为这些史官把北魏朝廷的许多丑事都不加避讳地写在了史书上,还把这些文字刻在了石碑上,因而惹怒了那些皇族人员,他们认为此史官给皇族丢了面子,就向太武帝告发,要求太武帝追究崔浩等人的责任。太武帝大怒,便兴起了一场文字狱,下令将参与编写史书的崔浩等人全部逮捕下狱。太子闻讯后,立即把高允接到自己府中保护起来,第二天早上,他亲自带着高允去见太武帝,以便当面向太武帝求情。路上,他叮嘱高允说:“如果皇上问你话........

    2021-08-02 游戏王 风云人物 8 ℃ 0
  • 乾隆眼里最有水平的皇帝是尧帝!有何原因?

    乾隆眼里最有水平的皇帝是尧帝!有何原因?

    核心提示:在他眼里,尧帝最有水平,因而是所有皇帝的学习典范。他欣赏尧帝什么呢?置谏鼓,立谤木,虚心纳谏,让提意见的人当面击鼓,还可以在意见簿上留下真姓大名。《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是乾隆亲自抓的一项文化重点工程。记事上自伏羲氏,下至明亡,是中国古代史籍中记事时间最长的一部史书。因为亲自抓,于是抓得细,据说,书每成一卷都要抄好进呈御览,乾隆极负责任,留下了一千九百多条批注,十五万字之多,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在他眼里,尧帝最有水平,因而是所有皇帝的学习典范。他欣赏尧帝什么呢?置谏鼓,立谤木........

    2021-08-02 游戏王 风云人物 6 ℃ 0
  • 唐太宗篡改国史是为了什么?江山还是皇位?

    唐太宗篡改国史是为了什么?江山还是皇位?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代开国君主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是唐代难得的治国之君。他的雄才伟略、勤于政事甚为后人称道。但即使是这样一位旷世圣人,他的一生仍是有很多瑕疵的,“玄武门兵变”内情历来让人生疑,而他后来的修改国史也为后人议论不休。今天花花跟大家探讨一下唐太宗修改国史的原因。在《新编中国历朝纪事本末·隋唐卷》中是这么写官修正史的——设史馆修前朝史制度的确立是在唐初李世民统治的贞观时期。贞观君臣为唐皇朝的“长治久安”,十分注意“以古为镜”,总结历史成败的经验教训,尤其注重隋亡的教训。鉴于武德年间萧等人尚未修........

    2021-08-02 游戏王 风云人物 8 ℃ 0
  • 崔浩与国史之狱:南北朝军事谋略家崔浩怎么死的

    崔浩与国史之狱:南北朝军事谋略家崔浩怎么死的

    崔浩(?~450),北魏清河郡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人,出生当世第一流士族-清河崔氏。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  能体现他军事才能的事件不少,比如说刘裕北伐后秦,向魏假道,崔浩献“隔岸观火”之计。北魏不用,结果3万骑兵被刘裕“却月阵”击溃。等到刘裕兵进关中,崔浩判断出了刘裕北伐的战略意图,和桓温一样,只是邀名图晋,不会久留关中,关中最终还是会为北魏所获,北魏可暂避刘裕锋芒。结果完全正确。  崔浩制定........

    2021-08-02 游戏王 风云人物 14 ℃ 0
  • 金国文学家徒单镒:女真开始科考后的第一个状元

    金国文学家徒单镒:女真开始科考后的第一个状元

    徒单镒,上京路(今属吉林)人,(公元1150年——公元1214年),亦名图克镒,本名按出(或称安舂)。卒于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上京路(今属吉林或称黑龙江阿城县南白城)速速保子猛安人。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 癸巳科女真策论第一人。该科为首科女真进士科,取女真进士27人。   徒单镒出身官宦人家,他是金朝北京(今内蒙巴林左旗南)副留守乌尼音之子。自幼年就聪颖,七岁时就学习女真文字。长大后,刻苦学习,通览经史。也通晓契丹文字、汉字。在女真族首开科考时,一举夺魁。   徒单镒中状元后,即被........

    2021-08-02 游戏王 风云人物 7 ℃ 0
  • 谜一般的太子李建成:真实的李建成是什么样的?

    谜一般的太子李建成:真实的李建成是什么样的?

    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的嫡长子。生于隋文帝开皇八年(588年),殁于唐高祖武德八年(626年)的玄武门之变中,死时年仅38岁。人们对于他的评价历来不高,许多史书都把他描写成一个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之人。一度是唐朝太子的他,真的是这样一个人吗?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于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产生了怀疑。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无度,弃国家大事于不顾,整天沉迷于酒色和游山玩水之中,统治阶级内部分崩离析,于是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迅猛发展,渐成燎原之势。李渊是贵族的后代,手中握有关右十三郡兵。当时老百姓之中盛传“李氏当........

    2021-08-02 游戏王 风云人物 8 ℃ 0
  • 乾隆点评李世民偷看国史:何必与天下人辩是非

    乾隆点评李世民偷看国史:何必与天下人辩是非

    导读:《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是乾隆亲自抓的一项文化重点工程。全书共有一百二十卷,记事上自伏羲氏,下至明亡,是中国古代史籍中记事时间最长的一部史书。因为亲自抓,于是抓得细,据说,书每成一卷都要抄好进呈御览,乾隆极负责任,沙里披金,留下了一千九百多条批注,十五万字之多,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  乾隆江山坐得好坐得稳坐得久,读书当然也读得大胆别出蹊径。在他眼里,尧帝最有水平,因而是所有皇帝的学习典型。他欣赏尧帝什么呢?置谏鼓,立谤木,虚心纳谏,让提意见的人当面击鼓,还可以在意见簿上留下真姓大........

    2021-08-02 游戏王 风云人物 13 ℃ 0
  • 吴兢简介 。唐朝玄宗时期谏议大夫学士吴兢生平

    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唐中宗时,改右补阙,累迁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时,为谏议大夫,修文馆学士,卫尉少卿兼修国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台、洪、饶、蕲等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迁相州,封长垣县子,后改邺郡太守,回京又任恒王傅。与同时代其他官员相比,吴兢的仕途还是较为顺畅的,没有大起大落。  在魏元忠、朱敬则双双为相的长安年间(701—704),吴兢被举荐“有史才”,“因令直史馆,修国史”,从此吴兢步入仕途。他为史臣,耿直敢于犯颜直谏........

    2021-08-02 游戏王 风云人物 13 ℃ 0
  • 李延寿简介 唐朝时期史学家御史台主簿李延寿生平

    李延寿,生卒年待考。唐代史学家,今安阳市人。贞观年间,做过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后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玺郎,兼修国史。他曾参加过官修的《隋书》、《五代史志》(即《经籍志》)、《晋书》及当朝国史的修撰,还独立撰成《南史》、《北史》和《太宗政典》(已佚)。《新唐书》对两书评价颇高,称“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  李延寿(?~?),字遐龄,唐代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史学家。他的生卒年月史书失载,可知他的政治与学术活动基本是在唐太宗初年至唐高宗初年这三十年间进行的。他任过东宫典膳丞、崇........

    2021-08-02 游戏王 风云人物 14 ℃ 0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