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本站登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守旧派

  • 宋徽宗赵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就是没有做皇帝的天赋

    宋徽宗赵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就是没有做皇帝的天赋

    对宋徽宗赵佶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朝重文轻武,所以出现了很多有文采臣子和皇帝,其中在皇帝中比较出名的就是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才高八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就是不会做皇帝,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据说他出生在其父亲参观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之时,不知是否与此有关,赵佶颇有点李煜的影子。宋徽宗自幼就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在书法、绘画等方面也颇有天赋。  徽宗即位后,向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太后在神宗时即是守旧派,当政后随即任命守...

    2021-08-04 游戏王 风云人物 15 ℃ 0
  • 光绪皇帝为什么不敢杀慈禧 代价不是光绪帝所能承担得起的

    光绪皇帝为什么不敢杀慈禧 代价不是光绪帝所能承担得起的

    还不知道:光绪为何不敢杀慈禧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1898年的夏天,急于救亡图存的光绪皇帝进行了改良式的“百日维新”,试图通过一场大规模的改革变法运动,将清朝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但最终的结果是,这一场以“天子诏令”推行的变法运动,却在一夜之间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轻易就给废止了!甚至在北京城内还出现了一阵欢呼声!  纵观历朝历代的改革变法运动,能够取得胜利的改革,必然都是有强大的社会力量作为基础的,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力量便是军队。但反观此时清政府的军事力量........

    2021-08-03 游戏王 风云人物 10 ℃ 0
  • 光绪帝实施“百日维新”为何失败?为什么不杀了慈禧再变法?

    光绪帝实施“百日维新”为何失败?为什么不杀了慈禧再变法?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光绪帝实施“百日维新”为何失败?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1898年的夏天,急于救亡图存的光绪皇帝进行了改良式的“百日维新”,试图通过一场大规模的改革变法运动,将清朝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但最终的结果是,这一场以“天子诏令”推行的变法运动,却在一夜之间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轻易就给废止了!甚至在北京城内还出现了一阵欢呼声!  纵观历朝历代的改革变法运动,能够取得胜利的改革,必然都是有强大的社会力量作为基础的,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力量便是军队。但反观此时清政府的军事力量则不然,........

    2021-08-03 游戏王 风云人物 12 ℃ 0
  • 历史上真实的包拯究竟是个啥样子?

    历史上真实的包拯究竟是个啥样子?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官员,是黎民百姓呼唤清官与盼望治世的精神寄托,他是集中体现秉公执法、一身正气的精神力量;他入戏曲之深,被演绎成了无所不能的超人;他束庙阁之高,被供奉为庇佑苍生的神仙。直至今日,他依然是民间
    最具号召力的代表公平与正义的化身,他的影响力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在大宋王朝的第四十个年头即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安徽合肥一家包姓名门望族诞生了一个胖小子,这个全家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一脉单传,就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包青天。  包拯既不是什么怪胎,也没有所谓的兄嫂,........

    2021-08-03 游戏王 风云人物 17 ℃ 0
  • 善断狱讼:历史上真实的包拯究竟是个啥样子?

    善断狱讼:历史上真实的包拯究竟是个啥样子?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官员,是黎民百姓呼唤清官与盼望治世的精神寄托,他是集中体现秉公执法、一身正气的精神力量;他入戏曲之深,被演绎成了无所不能的超人;他束庙阁之高,被供奉为庇佑苍生的神仙。直至今日,他依然是民间最具号召力的代表公平与正义的化身,他的影响力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在大宋王朝的第四十个年头即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安徽合肥一家包姓名门望族诞生了一个胖小子,这个全家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一脉单传,就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包青天。  包拯既不是什么怪胎,也没有所谓的兄嫂,更不........

    2021-08-03 游戏王 风云人物 5 ℃ 0
  • 文武双全“奸臣” 苏轼说章惇掌权千百人人头落地

    导语:章惇,字子厚,福建仙游人。北宋末年重要政治人物,拥护王安石变法派的中坚力量。
    章惇和苏轼是青年好友。有一次两人一同出游,到了一条深 章惇,字子厚,福建仙游人。北宋末年重要政治人物,拥护王安石变法派的中坚力量。
    章惇和苏轼是青年好友。有一次两人一同出游,到了一条深涧旁。深涧两侧绝壁万仞,道路断绝,下边湍流翻滚,只有一条横木为桥。章惇看到此地景致甚好,建议与苏轼共同去悬崖上题词。苏轼看到横木下方既是万丈深渊,不禁两腿发软,不敢过去;章惇却若无其事地大步迈过横木,从容在石壁上写下:“章惇苏轼........

    2017-03-12 游戏王 历史解密 12 ℃ 0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