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本站登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里布

  • 清朝有两个庄妃,她们的命运有什么不同?

    清朝有两个庄妃,她们的命运有什么不同?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庄妃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我们称呼古代嫔妃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位分之前冠以姓氏,例如顺治朝的“董鄂妃”、雍正朝的“年贵妃”等;另一种,是封号加位分,比如明太子某妃封“宁”,光绪的瑾妃为“端康”。但是,封号却并不是每个妃子都可以享受到的待遇,而是只针对那些出身高贵或者皇帝看重的人。  《甄嬛传》中,甄嬛经过选秀,还未曾侍寝就得到“莞”,故而东西六宫都觉难得。  封号,大都象征着美好的寓意,并不因雷同而觉冒犯,因此我们会见到前后相差百年的两个女子,用同........

    2021-08-04 游戏王 风云人物 24 ℃ 0
  • 民族英雄葛云飞有哪些令人肃然起敬的丰功伟绩?

    民族英雄葛云飞有哪些令人肃然起敬的丰功伟绩?

    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葛云飞,大家了解吗?他的功绩令人肃然起敬,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葛云飞出生于一个下级军官家庭。父葛承陛,曾任江西长淮千总。葛云飞从小就志向远大,既好读书,又爱习武。一天,他跟随父亲外出打猎,父亲问他:“男孩子,要学会拉弓射箭,你会吗?”葛云飞没有回答,立即拉弓搭箭,六发六中。父亲惊喜异常,勉励葛云飞长大要“弃儒从将,报国效忠”。葛云飞牢记父亲的教海,努力学习军事。他三十岁考中武举人,三十五岁考中武进士,先后任浙江水师守备、瑞安协副将。经过五........

    2021-08-03 游戏王 风云人物 16 ℃ 0
  • 葛云飞近代史上著名的抗英民族英雄生平经历简介

    葛云飞近代史上著名的抗英民族英雄生平经历简介

    葛云飞(1789年-1841年10月1日),字鹏起,又字凌召,号雨田,汉族,清代绍兴府山阴县天乐乡(今属杭州市萧山区)人,是中国统率一军、镇守一方的武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抗英民族英雄。  葛云飞出生在下级军官家庭,七岁进私塾,同时习武。嘉庆十九年(1814)应试,补本学武生。嘉庆二十四年(1819)考中武举人。道光三年(1823),中武进士。历任千总、守备、游击、参将、副将、总兵。先后在宁波、黄岩、温州、乍浦、瑞安、定海、以及福建烽火门等地水师营任职,镇守东南海疆16年。官至定海总兵。清道光二........

    2021-08-03 游戏王 风云人物 17 ℃ 0
  • 为什么说清朝名将伊里布开创了恶劣先例 伊里布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说清朝名将伊里布开创了恶劣先例 伊里布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1840年7月4日,英军攻击浙江舟山的定海县城。总兵张朝发事先毫无准备,战事一起,就被敌炮击中手臂,掉进大海,打捞上来后,急急去了后方医院。于是,清兵溃败。当晚,英军攻占了定海县城。  这是英军第一次以武力占领中国的第一块领土。  定海陷落,朝野震动,这个消息报到北京后,道光皇帝大为盛怒,痛斥浙江将吏事先“毫无准备,形同木偶”,“督率无能,糊涂不晓事体。”  7月8日,他谕令两江总督伊里布为钦差大臣,驰赴浙江,专办军务,剿灭“英夷”,收复定海。  伊里布是大清国名声在外的名将。  他是满洲镶黄旗........

    2021-08-03 游戏王 风云人物 20 ℃ 0
  • 签订《南京条约》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的三个代表最后是怎么死的

    签订《南京条约》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的三个代表最后是怎么死的

    1842年8月29日,在一艘停泊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清朝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一份《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为期两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  在签订了《南京条约》后,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这三个谈判代表,有着怎样的人生结局?他们的最后下场如何?  耆英:被赐自尽  耆英生于1787年,是清朝宗室后代,隶满洲正蓝旗,根正苗红。签订《南京条约》时,耆英55岁,担任钦差大臣兼两广总督。  在《南京条约》后........

    2021-08-03 游戏王 风云人物 17 ℃ 0
  • 签署《南京条约》的中方代表之一 清朝大臣伊里布简介

    签署《南京条约》的中方代表之一 清朝大臣伊里布简介

    爱新觉罗·伊里布(1772—1843年),清朝宗室、大臣,字莘农,满洲镶黄旗人,议政大臣巩阿岱六世孙,宗社党首领良弼的祖父,签署《南京条约》的中方代表之一。早年历任通判、知府、知州、按察使、布政使等职,以及陕西、山东、云南巡抚,在任上以清廉闻名。  道光十三年(1833年),调任云贵总督、协办大学士,道光十九年(1839年)十二月,调任两江总督。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伊里布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负责浙江沿海的军事行动。其后被弹劾撤职。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三月,清朝政府重新........

    2021-08-03 游戏王 风云人物 19 ℃ 0
  • 晚清官员伊里布的官场体会 人生在世,或由福而祸

    晚清官员伊里布的官场体会 人生在世,或由福而祸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一一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者之一,伊里布也一直为世人所睡骂,但这位曾任两江总督的朝廷大员,其人品也未必大坏  伊里布,字莘农,满洲镶黄旗人,生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自幼勤敏好学,29
    岁中进士(嘉庆六年,1801年),这在过惯了优越生活的旗人中并不多见.科场之外,伊里布曾历任通判、知府、知州、按祭使、布政使,最后做到陕西、山东、云南三省巡抚,两江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其仕途看似稳扎稳打,一步一个台阶,但在起步阶段,却险些载了大跟头。  (啸亭续录)
    中说........

    2021-08-03 游戏王 风云人物 17 ℃ 0
  • 清咸丰朝两广总督兼办通商事务耆英简介 耆英最后是怎么死的

    清咸丰朝两广总督兼办通商事务耆英简介 耆英最后是怎么死的

    爱新觉罗·耆英(1787-1858年)字介春,隶满洲正蓝旗,多罗勇壮贝勒穆尔哈齐六世孙,嘉庆朝东阁大学士禄康之子。清朝宗室,大臣。耆英以荫生授宗人府主事,迁理事官,历官内阁学士、护军统领、内务府大臣、礼部、户部尚书、钦差大臣兼两广总督、文渊阁大学士。后因欺谩之迹,为王大臣弹劾,咸丰帝赐自尽。  伊里布和耆英,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的中方代表。  人物生平  耆英(qí
    yīng),以荫生授宗人府主事。1838年,他任盛京将军。1842年3月奕经在浙江战败,清政府命耆英........

    2021-08-03 游戏王 风云人物 14 ℃ 0
  • 中英谈判中耆英为什么敢先签约后进呈 原因是什么

    中英谈判中耆英为什么敢先签约后进呈 原因是什么

    1843年1月,伊里布和璞鼎查在广东开始谈判。由于英方“慨然”应允了清方最为关切的、清方本来就不承担任何义务的五口之外不得通商游历和华商欠英商款项不得由清政府垫赔等几项条件,谈判主要围绕着关税税率进行。1843年3月,伊里布在广州病故。4月,道光帝听闻璞鼎查意欲北上,与两江总督耆英继续谈判时,派耆英为钦差大臣,赴广东与英方谈判。而广东负责谈判具体事务的下级官员,在伊里布死后,因新任钦差大臣耆英到粤尚需时日,竟先行去了香港,与英方继续谈判,并基本确定了当时谈判的重点——海关税则的主要项目。  璞鼎........

    2021-08-03 游戏王 风云人物 18 ℃ 0
  • 裕谦在定海战役中到底是临阵脱逃还是壮烈牺牲?

    导语:裕谦,原名裕泰,镶黄旗人,清代蒙古族杰出爱国将领。出身于将门世家,曾祖班第,官至兵部尚书;祖父巴禄,官至绥远城;父亲庆麟,官至京口副 裕谦,原名裕泰,镶黄旗人,清代蒙古族杰出爱国将领。出身于将门世家,曾祖班第,官至兵部尚书;祖父巴禄,官至绥远城;父亲庆麟,官至京口副都统,都是清廷有功之臣。裕谦本人是嘉庆二十二年的进士,先后任礼部主事、两江总督等多官职。
    鸦片战争时,裕谦守卫定海,亡于定海之战。但历史上的裕谦最后真的是英勇殉国吗?其过程又是怎样的呢?他死于定海之役中,那么他与定海又是怎样........

    2017-04-29 游戏王 战史风云 14 ℃ 0
  • 著名演义小说《说岳全传》中有哪些人物

    导语:岳飞,字鹏举,前身为佛祖护法大鹏金翅明王,因啄死女土蝠,被贬下红尘,投胎到河南汤阴县岳家庄。自幼聪颖好学,后认周侗为义父,学习武功 岳飞,字鹏举,前身为佛祖护法大鹏金翅明王,因啄死女土蝠,被贬下红尘,投胎到河南汤阴县岳家庄。自幼聪颖好学,后认周侗为义父,学习武功以及兵法韬略,巧得沥泉枪,并择取非同一般的坐下马;在京师考武状元时,又枪挑小梁王,触忤权贵,如此等等,这些都为这位“身先士卒常施爱,计重生灵不为名”的国家栋梁以后建功立业作了很好的铺垫。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基础和文武韬略,所以在南........

    2017-03-11 游戏王 历史解密 16 ℃ 0
  • 揭秘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 谁是最后真正的赢家

    导语:你一看到这个题目肯定会觉得纳闷,到底谁赢了鸦片战争?肯定是英国人啊。没错,中学历史教科书都告诉过我们,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人用 你一看到这个题目肯定会觉得纳闷,到底谁赢了鸦片战争?肯定是英国人啊。没错,中学历史教科书都告诉过我们,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我们的国门。没错,事实也确实如此,可是如果你去翻看当时清朝君臣之间的奏章往来,也许你就会产生怀疑了,他们非但没有损兵失地、丧权辱国的悲痛,反而沉浸在一片胜利的喜悦之中,许多官员还因为鸦片战争升了官,那到底这........

    2016-11-23 游戏王 历史解密 18 ℃ 0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