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本站登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海防

  • 二战的艰难时期 法国曾切断援华武器运输通道

    导语:1943年1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开罗会议上表示,战后法属印度支那决不交给法国;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盟军总部明确规定,法属印 1943年1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开罗会议上表示,战后法属印度支那决不交给法国;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盟军总部明确规定,法属印度支那北纬16度线以南由英国受降,16度线以北由中国受降。1945年9月28日,盟军在河内举行受降仪式时,不挂法国国旗,法国代表仅被允许以个人名义出席观礼。这主要是因为法国曾向德国投降,在亚洲战场,法国曾........

    2017-04-28 游戏王 战史风云 11 ℃ 0
  • 解密为何李鸿章执意要建立北洋水师

    导语:李鸿章创建北洋海军始末
    近代中国海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李鸿章协助曾国藩同太平军作战时期。那时他成为熟悉军事的专家,并且认识到拥有一支 李鸿章创建北洋海军始末
    近代中国海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李鸿章协助曾国藩同太平军作战时期。那时他成为熟悉军事的专家,并且认识到拥有一支海军的重要性。及至1862年春,他奉命驰援江苏,同太平军作战,才开始认识到欧洲海军的挑战。他率领淮军及淮扬水师乘所雇英国轮船从安庆沿江抵达上海。
    接着同英国和法国在上海的军队协同作战,并且得到常胜军的帮助。他对于西方大炮的精纯,........

    2017-03-24 游戏王 历史解密 6 ℃ 0
  • 揭秘甲午 李鸿章海防战略思想决定北洋海军兴亡

    导语:近代中国,从国家全局理性地认识、统筹海防并付诸实践,李鸿章是始作俑者,他的海防战略思想深刻影响和引领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的发展。 近代中国,从国家全局理性地认识、统筹海防并付诸实践,李鸿章是始作俑者,他的海防战略思想深刻影响和引领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的发展。然而,纵观其海防战略的理论和北洋海军兴亡的实践,可谓得失参半,既有可贵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创建轮船水师,三洋布局,海口防御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历代统治者无不视海洋为天然“长城”,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重陆轻海”........

    2017-03-08 游戏王 历史解密 26 ℃ 0
  • 重读李鸿章 揭秘李鸿章创建北洋水师始末

    导语:李鸿章可谓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外交家。外国媒体甚至评论:“只知李鸿章,而竟不知有清朝廷。”然而,百年之前,有谁理解改革者李鸿章的情与难 李鸿章可谓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外交家。外国媒体甚至评论:“只知李鸿章,而竟不知有清朝廷。”然而,百年之前,有谁理解改革者李鸿章的情与难?改革正当时,又有谁理解改革的远见和彷徨?今日,我们《重读李鸿章》——终以改革为鉴,增添再出发的源动力。
    近代中国海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李鸿章协助曾国藩同太平军作战时期。那时他成为熟悉军事的专家,并且认识到........

    2017-03-04 游戏王 风云人物 13 ℃ 0
  • 慈禧在组建海军中也并不是很吝啬 她给批了两洋

    导语:1875年5月30日,恭亲王奕沂上奏,对海防筹议作总结,提出如下办理 意见:限于财力,请先就北洋创设水师一军,俟力渐充,就一化三,择要分 1875年5月30日,恭亲王奕沂上奏,对海防筹议作总结,提出如下办理 意见:限于财力,请先就北洋创设水师一军,俟力渐充,就一化三,择要分布。旧式舢板、红单等战船,倘实不堪用,即行裁撤。
    建议购买洋枪洋炮并派员赴 各国学习制造诸艺。铁甲船也先购一二只试用,确有实效,再行购买。针对于凌辰、王家璧的抵制,奕沂干脆说:“应请毋庸置议。”
    奕沂的上奏,吸取了众........

    2017-02-28 游戏王 野史秘闻 10 ℃ 0
  • 自古海权意识淡薄 大清政府向西方列强敞开大门

    导语:翻开中国近代史,不难发现,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大部分来自海上。从印度和缅甸方面入侵的英国、从越南入侵的法国、从朝鲜半岛入侵的日本,无一 翻开中国近代史,不难发现,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大部分来自海上。从印度和缅甸方面入侵的英国、从越南入侵的法国、从朝鲜半岛入侵的日本,无一不是先海后陆;即使是清朝所面临的最大陆路威胁的俄国,除了对西北和漠北的侵吞外,其对黑龙江流域及库页岛一带的觊觎、侵略,最大的动力也与海权意识有关:寻找太平洋出海口(黑龙江)、占领天然不冻良港(海参崴),以便于开展与日本等太平洋国........

    2016-11-25 游戏王 历史解密 7 ℃ 0
  • 海防还是塞防 甲午前清廷国防的战略陷入两难

    导语:李鸿章与左宗棠两派争论的焦点,被称为“海防与塞防之争”。1870年代的清政府在战略目标的设定和战略过程的缔造上完全失能,最终弄出一个不 李鸿章与左宗棠两派争论的焦点,被称为“海防与塞防之争”。1870年代的清政府在战略目标的设定和战略过程的缔造上完全失能,最终弄出一个不伦不类的“海陆并举”。
    1874年春,日本以琉球船民被害为借口发兵台湾,勒索白银50万两而还。这是“同治中兴”十余年来第一次出现来自海上的入侵,故中日和约签署不过六天,恭亲王即领衔总理衙门上疏同治........

    2016-06-02 游戏王 历史解密 8 ℃ 0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