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本站登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永昌

  • 传国玉玺下落之谜 和氏璧竟被带入秦始皇陵

    导语: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块玉石,为“天下所共传之宝”。迄今为止,由和氏璧雕刻而成的传国玉玺依然下落不明。
    “和氏璧”之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块玉石,为“天下所共传之宝”。迄今为止,由和氏璧雕刻而成的传国玉玺依然下落不明。
    “和氏璧”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完全是为了纪念它的发现者——卞和。卞和是楚国人,有一天在深山里无意中发现一块璞玉,本着“上交给国家”的心态,他带着这块玉去了京城。可是,接连遭到楚厉王、楚武王的误解........

    2017-06-23 游戏王 历史解密 10 ℃ 0
  • 司马睿是史上第一个被臣子活活气死的皇帝!

    导语:作为一代开国皇帝,他虽然在历史上的威名远不如秦皇宋祖,人气甚至盖不过宋高宗。究其原因,除了他“恭俭之司马睿德虽充,雄武之量不足”, 作为一代开国皇帝,他虽然在历史上的威名远不如秦皇宋祖,人气甚至盖不过宋高宗。究其原因,除了他“恭俭之司马睿德虽充,雄武之量不足”,一生无所作为之外,还在于他死得太早,死得太窝囊。在非正常死亡的开国皇帝中,能被臣子活活气死的,恐怕也只有东晋的司马睿了。
    司马睿,公元276年(咸宁二年)生于洛阳,祖父琅琊王司马伷是司马懿的庶子,魏帝曹芳........

    2017-04-27 游戏王 风云人物 6 ℃ 0
  • 传国玉玺为什么缺一个角 现今下落何处?

    导语: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汉书”文曰“昊天之命 皇帝寿昌”。两者不同,但普通认为以第一说最为正确。
    “传国玉玺”,又称“ 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汉书”文曰“昊天之命 皇帝寿昌”。两者不同,但普通认为以第一说最为正确。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宝”,为中国历代皇帝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刻。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

    2017-03-29 游戏王 历史解密 14 ℃ 0
  • 历史谜团 传国玉玺下落之谜

    导语:传国玉玺下落之谜:和氏璧竟被嬴政带入了秦始皇陵,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探秘吧。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块玉石,为“ 传国玉玺下落之谜:和氏璧竟被嬴政带入了秦始皇陵,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探秘吧。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块玉石,为“天下所共传之宝”。迄今为止,由和氏璧雕刻而成的传国玉玺依然下落不明。
    “和氏璧”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完全是为了纪念它的发现者——卞和。卞和是楚国人,有一天在深山里无意中发现一块璞玉,本着“上交给国家”的心态,他带着这块........

    2017-03-24 游戏王 历史解密 11 ℃ 0
  • 李自成藏宝口诀 无名古墓发现李自成藏宝口诀

    导语:李自成败退北京后,运走了明朝宫廷中不少金银珠宝,如果这是真的,那这批宝藏最后哪里去了呢?在湖南南部宜章县莽山的崇山峻岭中,不少与此 李自成败退北京后,运走了明朝宫廷中不少金银珠宝,如果这是真的,那这批宝藏最后哪里去了呢?在湖南南部宜章县莽山的崇山峻岭中,不少与此事相关的实物资料和历史痕迹在近年被发现,为这一谜团提供了一个解析视角。李自成北京兵败后开始向南方撤退,经荆州、湖南澧州、凤凰再到湖南宜章莽山,落脚于湘粤交界一带。
    与史实对应的是,现湖南宜章等地仍散布着数量相当密集的小庙宇,其中........

    2017-03-21 游戏王 历史解密 13 ℃ 0
  • 盗墓贼盗窃永昌陵被尸体喷一脸黑 被官府抓住

    导语:金人封北宋叛变大臣刘豫为“大齐皇帝”。两年后,“大齐”这个傀儡政权“迁都”开封。不久,有个叫李英的军官拿着从宋陵内盗来的玉注碗在开 金人封北宋叛变大臣刘豫为“大齐皇帝”。两年后,“大齐”这个傀儡政权“迁都”开封。不久,有个叫李英的军官拿着从宋陵内盗来的玉注碗在开封叫卖,被刘豫的部下 抓获。刘豫见玉注碗晶莹质美,绝非民间之物,便严刑拷问李英。李英重刑之下说出这个玉注碗是从巩义北宋皇陵永裕陵中 挖来的。
    刘豫一听,也动........

    2017-03-20 游戏王 历史解密 12 ℃ 0
  • “传国玉玺”失踪之谜 传承1500年后销声匿迹

    导语:“玺”在秦以前尊卑通用,官、私印均可称“玺”。汉蔡邕《独断》云:“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到了秦始皇时,秦始皇下令镌刻皇印,宣称 “玺”在秦以前尊卑通用,官、私印均可称“玺”。汉蔡邕《独断》云:“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到了秦始皇时,秦始皇下令镌刻皇印,宣称只有皇帝印才可称玺,奉为天命的象征。又独以玉,作为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所以叫“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

    2017-03-20 游戏王 历史解密 18 ℃ 0
  • 稀世珍宝揭秘传国玉玺神秘失踪谜团!

    导语:中国历史上,堪称国之重宝的器物不在少数,但恐怕没有一件比得上传国玉玺。它是野心家梦寐以求的目标,又是史学家浓墨重彩描绘的对象。笼罩 中国历史上,堪称国之重宝的器物不在少数,但恐怕没有一件比得上传国玉玺。它是野心家梦寐以求的目标,又是史学家浓墨重彩描绘的对象。笼罩在它身边的,是重重的刀光剑影,低沉的鼓角铮鸣,它的出现和消失,甚至成为王朝更替、江山易帜的象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将和氏璧琢为玉玺,命丞相李斯在其上篆“受命於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字,由玉工孙寿刻到上面,........

    2017-03-19 游戏王 历史解密 9 ℃ 0
  • 司马睿竟是史上第一个被臣子活活气死的皇帝

    导语:作为一代开国皇帝,他虽然在历史上的威名远不如秦皇宋祖,人气甚至盖不过宋高宗。究其原因,除了他“恭俭之司马睿德虽充,雄武之量不足”, 作为一代开国皇帝,他虽然在历史上的威名远不如秦皇宋祖,人气甚至盖不过宋高宗。究其原因,除了他“恭俭之司马睿德虽充,雄武之量不足”,一生无所作为之外,还在于他死得太早,死得太窝囊。在非正常死亡的开国皇帝中,能被臣子活活气死的,恐怕也只有东晋的司马睿了。
    司马睿,公元276年(咸宁二年)生于洛阳,祖父琅琊王司马伷是司马懿的庶子,魏帝曹芳........

    2017-03-16 游戏王 历史解密 14 ℃ 0
  • 揭秘张献忠宝藏 在水底10米处 有30亿银元宝

    导语:“石龙对石虎,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这首古老歌谣,被认定是破解张献忠藏宝之地的“密咒”,在成都流传了300多年。1646 “石龙对石虎,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这首古老歌谣,被认定是破解张献忠藏宝之地的“密咒”,在成都流传了300多年。1646年,张献忠身亡后,将劫来的金银财宝藏在成都附近某处,以石龙和石虎作为暗记。
    张献忠身材魁梧,面色微黄,留着长胡子,人称“黄虎”。1643年,攻下武昌后称帝。次年,张献忠........

    2017-03-14 游戏王 历史解密 14 ℃ 0
  • 一语成谶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惊人乌鸦嘴

    导语:人们常用“乌鸦嘴”来描绘某人的嘴特臭,有时也形容某人的嘴巴特可恶,好事说不灵,坏事一说就灵。然而在古代也许就因为应验了一句话而导致 人们常用“乌鸦嘴”来描绘某人的嘴特臭,有时也形容某人的嘴巴特可恶,好事说不灵,坏事一说就灵。然而在古代也许就因为应验了一句话而导致了国家的灭亡,一语成谶(chen)是乌鸦嘴还是历史巧合呢?下面来看看历史上哪些导致灭国的乌鸦嘴吧!
    秦始皇三十二年,卢生发现的《录图书》内有“亡秦者胡也”,可怜雄才大略的始皇帝打了匈奴这么多年,始终不知道........

    2017-03-07 游戏王 历史解密 11 ℃ 0
  • 一语成谶!揭历史上的数个惊天巧合

    导语:秦始皇三十二年,卢生发现的《录图书》内有“亡秦者胡也”,可怜雄才大略的始皇帝打了匈奴这么多年,始终不知道“胡”就是他二儿子胡亥。秦始皇三十二年,卢生发现的《录图书》内有“亡秦者胡也”,可怜雄才大略的始皇帝打了匈奴这么多年,始终不知道“胡”就是他二儿子胡亥。
    李后主“落花”诗云:“莺狂应有限,蝶舞已无多。”未几亡国。据《杨文公谈苑》“蜀中桃符”条:“辛寅逊仕蜀,孟昶为学士。王师将致讨之前岁除,昶令学士作诗两句写桃符上。寅逊题曰:新年纳余庆,佳节........

    2017-03-02 游戏王 野史秘闻 11 ℃ 0
  • 唐宪宗长女梁国惠康公主简介 梁国惠康公主驸马

    导语:梁国惠康公主(?—约812年),唐宪宗李纯长女,母不详。始封普宁公主。唐宪宗特爱之。宪宗元和三年(809年),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为其子于季友 梁国惠康公主(?—约812年),唐宪宗李纯长女,母不详。始封普宁公主。唐宪宗特爱之。宪宗元和三年(809年),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为其子于季友求娶公主。普宁公主下嫁于季友。唐宪宗元和年间,徙封为永昌公主。公主逝世后,皇帝下诏追封为梁国公主及谥惠康。将要入葬的时候,度支上奏义阳公主、义章公主葬礼用钱四千万,有诏减千万。
    相关史料
    李相国论........

    2016-12-28 游戏王 文史百科 19 ℃ 0
  • 少数民族将领毛忠 祖孙三代一起殉国的明朝忠烈

    导语:毛忠(1393--1468),字允诚,原名哈喇,蒙古族,扒里扒沙(令古浪县大靖镇)人。曾祖父哈喇歹,行伍出身,于明洪武五年(1372),率众归附明廷, 毛忠(1393--1468),字允诚,原名哈喇,蒙古族,扒里扒沙(令古浪县大靖镇)人。曾祖父哈喇歹,行伍出身,于明洪武五年(1372),率众归附明廷,官至千户,战殁。祖父拜都,从征哈密,亦战殁。父宝,骁勇善战任总旗。永乐中,从捕沙州(今敦煌)叛寇,进伍长,并授永昌卫(今甘肃永昌县)百户。
    毛忠袭父职时,年仅20岁,臂力过人,善骑射。永乐........

    2016-06-26 游戏王 风云人物 21 ℃ 0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