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本站登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乡绅

  • 对抗太平天国的团练 绝大多数都是乡绅组织的

    导语:乡绅是中国社会一个特有的阶层,从宋代开始“礼下庶人”,出现了“缙绅士大夫”或“缙绅大夫”的称谓,但真正出现“士绅”称谓还是到明朝。 乡绅是中国社会一个特有的阶层,从宋代开始“礼下庶人”,出现了“缙绅士大夫”或“缙绅大夫”的称谓,但真正出现“士绅”称谓还是到明朝。由于明朝科举竞争激烈,进入仕途较难,一部分人选择了仕途以外的道路;有的则主动放弃仕的选择;还有些入仕者因“罢黜”“致仕”等原因,最终........

    2017-04-29 游戏王 野史秘闻 9 ℃ 0
  • 明清易代时的乡党 因颁布剃发令群起反抗清朝

    导语:一纸剃发令到底为何让江南士民怒发冲冠,或许可从反抗士民所作的《江阴答劝降书》中得到答案:“江阴礼乐之邦,忠义素著;止以变革大故,随 一纸剃发令到底为何让江南士民怒发冲冠,或许可从反抗士民所作的《江阴答劝降书》中得到答案:“江阴礼乐之邦,忠义素著;止以变革大故,随时从俗。方谓虽经易代,尚不改衣冠文物之旧。岂意剃发一令,大拂人心。是以乡城老幼,誓死不从,坚持不二。”满清侵犯的,正是和传统乡党社会内在价值紧密相连的儒家观念——礼乐忠义。
    不论今人心理是否接受,满清征服江南的过程就........

    2017-03-16 游戏王 历史解密 12 ℃ 0
  • 明清易代时的乡党 因为颁布剃发令群起反抗清朝

    导语:一纸剃发令到底为何让江南士民怒发冲冠,或许可从反抗士民所作的《江阴答劝降书》中得到答案:“江阴礼乐之邦,忠义素著;止以变革大故,随 一纸剃发令到底为何让江南士民怒发冲冠,或许可从反抗士民所作的《江阴答劝降书》中得到答案:“江阴礼乐之邦,忠义素著;止以变革大故,随时从俗。方谓虽经易代,尚不改衣冠文物之旧。岂意剃发一令,大拂人心。是以乡城老幼,誓死不从,坚持不二。”满清侵犯的,正是和传统乡党社会内在价值紧密相连的儒家观念——礼乐忠义。
    不论今人心理是否接受,满清征服江南的过程就........

    2017-03-09 游戏王 历史解密 10 ℃ 0
  • 大明最后的皇子朱慈焕 75岁时竟被凌迟处死

    导语:崇祯十六年(1643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在赐后妃自尽和刺死女儿后,命内监将太子及诸皇子分别送往勋戚周奎 崇祯十六年(1643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在赐后妃自尽和刺死女儿后,命内监将太子及诸皇子分别送往勋戚周奎、田弘遇家中避险,崇祯帝则自缢于煤山。李自成入主紫禁城后,周奎等将太子、永王等及受伤未死的长平公主献出。从此他们成了李自成的俘虏,被俘的皇五子朱慈焕此时仅有十二岁(出生于崇祯五年,生母为田贵妃)。顺治元年(1644年........

    2017-02-26 游戏王 风云人物 12 ℃ 0
  • 解缙是怎样机智斗权贵的?解缙生平事迹简介

    导语:少年时,他家对面住着一个专门欺压百姓的乡绅。一年腊月三十,乡绅家里张灯结彩,准备欢度除夕,富丽的宅院里头还有茂密的修竹掩映其间;相 少年时,他家对面住着一个专门欺压百姓的乡绅。一年腊月三十,乡绅家里张灯结彩,准备欢度除夕,富丽的宅院里头还有茂密的修竹掩映其间;相比之下,解缙家里却缺衣少食,显得格外冷清。解缙想,穷人也有穷人的过法,不必一味羡慕别人。因此写了副春联贴上:
    门外千杆竹;
    家内万卷书。
    这副对联字句工整,笔力遒劲,引起了全村读书人的注意。乡绅知道后大为恼火,凭什么自家的竹林却........

    2017-01-05 游戏王 文史百科 18 ℃ 0
  • 诗人李白小时候的故事 唐代诗人李白童年的故事

    导语:唐代大诗人李白(公元701-762年)一生写诗1000余首,他的诗雄奇豪放,把我国古代的诗歌创作推向了高潮,对后世和世界都有极大的影响,被后人 唐代大诗人李白(公元701-762年)一生写诗1000余首,他的诗雄奇豪放,把我国古代的诗歌创作推向了高潮,对后世和世界都有极大的影响,被后人尊为“诗仙”。李白5岁那年,跟着父亲从西域(yù)回到四川青莲地区定居。到10岁的时候,他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有一年春天,岷山山脚下有个客人前来拜访李白的父亲,恰巧他外出未归。客人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转身........

    2016-12-13 游戏王 文史百科 16 ℃ 0
  • 仗义疏财的千古奇丐武训 自己出钱在家乡建义校

    导语:1838年山东堂邑县,也就是今天的冠县柳林镇武家庄的一户贫苦人家降生了家中的第七个孩子,父母并没有因为新生命的降生而有丝毫喜悦,因为对 1838年山东堂邑县,也就是今天的冠县柳林镇武家庄的一户贫苦人家降生了家中的第七个孩子,父母并没有因为新生命的降生而有丝毫喜悦,因为对于本就快揭不开锅的家人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多一口人就多一张嘴吃饭。心烦意乱的父母甚至连名字都懒得给他起,仅按家中的排行称之为武七。
    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还遇打头风。在武七大概七、八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四个姐姐也相继........

    2016-12-05 游戏王 风云人物 21 ℃ 0
  • 明亡后崇祯儿子流浪江南做和尚 被康熙凌迟处死

    导语:清兵入关后,各地明皇室上层人物被诛杀尽净,只有崇祯之子朱慈焕侥幸活了下来,并且活到了70多岁,才被凌迟处死。明朝灭亡那年,朱慈焕刚刚 清兵入关后,各地明皇室上层人物被诛杀尽净,只有崇祯之子朱慈焕侥幸活了下来,并且活到了70多岁,才被凌迟处死。明朝灭亡那年,朱慈焕刚刚12岁,开始乱世飘零。他乞讨到了一户王姓乡绅家。王乡绅得知其身份,冒着风险收留他,给他改名王士元,让他与自己儿子一起读书。5年后,王乡绅病故,朱慈焕流浪到江南当了和尚。浙江余姚一位胡乡绅见其气质不俗又满腹诗书,劝他还俗并把女........

    2016-06-13 游戏王 野史秘闻 13 ℃ 0
  • 崇祯儿子悲惨结局 躲藏一生76岁被康熙凌迟处死

    导语:清兵入关后,各地明皇室上层人物被诛杀尽净,只有崇祯之子朱慈焕侥幸活了下来,并且活到了70多岁,才被凌迟处死。
    各地明皇室上层人物被诛 清兵入关后,各地明皇室上层人物被诛杀尽净,只有崇祯之子朱慈焕侥幸活了下来,并且活到了70多岁,才被凌迟处死。
    各地明皇室上层人物被诛杀净尽,只有崇祯之子朱慈焕侥幸活了下来,并且活到了七十多岁。
    朱慈焕幼时被封为永王,在成大长人的皇子中排行第三。明朝灭亡那年,他刚刚十二岁,和两个哥哥一起被李自成军俘获,又一起被李自成挟裹出北京城南下。
    李自成兵败后,朱慈焕........

    2016-06-06 游戏王 风云人物 29 ℃ 0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