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本站登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

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多情反被无情恼 嘉庆皇帝和英国的滑稽外交

游戏王 2017-06-24 野史秘闻 评论
导语:阿美士德使团1816年2月离英,4个月后到达中国天津。嘉庆皇上与他爹当年一样自作多情,认为英国又来朝贡了,所以谕令工部尚书苏楞额、长芦盐

阿美士德使团1816年2月离英,4个月后到达中国天津。嘉庆皇上与他爹当年一样自作多情,认为英国又来朝贡了,所以谕令工部尚书苏楞额、长芦盐政广惠做好接待贡使的工作,外交部也拟定了英使在京活动的日程表。

多情的嘉庆首当其冲最关心的问题,当然还是礼仪啦。他谕令中方接待大臣,一定要让阿美士德三跪九叩,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进京前就对他们进行培训,并且要求接待大臣随时把英使的学习情况与学习态度奏上来。

放下嘉庆的自作多情暂且不表。单说英使这边,正自作烦恼呢。跪还是不跪?阿美士德很头疼。因为此次政府派使团来,完全是东印度公司的建议,政府与东印度公司给他下达的指示呢,又不一致。政府含糊不清地暗示:礼仪问题应视其产生的利弊而定,东印度公司则明确指示:在涉及有损在广州英人民族尊严的礼仪或接待问题上不要让步。

尽管阿美士德有所犹豫,但他还是在天津见苏楞额时表示,他对中国皇帝只能行脱帽鞠躬礼。使团抵达通州后,嘉庆派第二轮说客和世泰来了。和世泰劝阿美士德,希望阿美士德见皇帝时恭顺、施礼如仪。英使团在这个当口,还避免不了他们体制的劣等性:内部发生分歧。争吵中,斯当东表示绝对不能跪下:仅仅为了换取皇帝接见使团而作出如此牺牲,代价太高。

阿美士德一听,也感觉这买卖做不得,遂讲了一个折衷意见,晋见中国皇帝时,屈一膝,三鞠躬,如此重复三次,也算三跪九叩了吧。使团另一位副使埃利斯担心,一但不叩头,人家皇帝不见咱,咱不就白来了?阿美士德与斯当东认为,咱一跪,咱就成大清的贡属国了,谈判的时候就没有与之平等的地位……这两人还算聪明,其实,在大清的既定方针下,跪与不跪都一个样。大清的眼里,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与它平起平坐。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看见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给他的信中居然有中英两国的称谓,这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第一人笑了,批驳对方说:天下万方,何处能与天朝相提并论?‘两国’称谓,难道是指英国和美国而言?

总之,中国皇帝就这么自作多情,英使还真是没招。更可笑的是,中国皇帝所有的目的就是叫人叩头。如果人家不叩,即令其回国,咱脸上也不好看。所以,多情的皇上指示和世泰:不管怎么哄,也得把他们哄来,叩了头再走!和世泰一看主子这么多情,哄不了英使,只好转头来哄主子了:这些贡使仰荷天恩,至诚感服,奴才教他们叩头,可惜他们太笨,起跪姿式不怎么帅。嘉庆的意思是,不怎么帅就不怎么帅吧,跪下即安。这皇上一高兴,在使团到京的当晚就要接见。阿美士德说:不行,国书与礼服既未到,而且,晋见时我们可不下跪的。

英使如此无情,和世泰没招了,只好继续哄皇上:正使病倒,不能晋见。

多情的皇上:副使进见。

和世泰:副使俱病,等正使病好后,一块儿晋见。

嘉庆一听,多情遭遇无情戏,大怒,当即命令,将英使驱逐出国,礼物全部退回。后来又觉得不对,一点礼不收,也太不给人家面子了,遂收下部分礼物,同时,回赠英国白玉如意一只,翡翠玉朝珠一盘,大荷包两对,小荷包八个。同时派人传话给英使:此次尔等奉国王之命,来天朝纳贡,不能成礼,即属尔等之咎,仰荷大皇帝深仁大度,不加谴罚,仍赏收尔国王贡物,颁赏珍品,此乃天高地厚之恩,尔等回国,不可不知感激。

看意思,英使不叩头,咱更多情了,反而认为夷人不通教化,咱礼仪之邦,不能跟他们一般见识,还希望他们回国后能反省一下,心存感激。

那么英国人的反省是什么呢?阿美士德回国后,英国国内就出现这样一种见解,政府只有三条道路可走:武力强迫中国据合理的条件管理贸易;绝对服从中国所制定的一切制度;根本放弃交往。

英国政府显然走的是第一条道路。这就是嘉庆皇上多情的代价吧?

最循规蹈矩的帝王嘉庆不为人知宫闱生活

中国帝王君临天下,一举一动要为万民做出楷模,而且,清朝帝王大权独揽,事必躬亲,工作繁重,心理压力之大,非凡人所能想象。此时清朝由盛转衰,国事如麻,嘉庆帝常常不免焦头烂额的感觉。但是,帝王也与凡人一样,有自己的情趣爱好,嘉庆帝忙里偷闲,放松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嘉庆帝都有哪些爱好呢?他的宫闱生活又如何呢?

古人把皇帝神圣化,皇帝至高无上,说一不二,在一般人眼中简直像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明那样高居于尘世之外。

中国儒家讲求修身——把自己修炼成一个胸中一团正气的人,为此,就要寡欲,帝王更应如此。这不仅因为欲望一多,就要为物欲所累,难以成为高尚的人,而且,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试看《聊斋志异》中《促织》篇,皇帝喜好斗蛐蛐,搞得天下不宁,上演了平民百姓生死歌哭的悲剧一出。所以,中国古代史官记载帝王的言行,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就是要限制帝王不要为所欲为,信口开河。

嘉庆帝自幼熟读儒家经典,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当了皇帝以后,一举一动都要为天下树立规范,越发小心谨慎,循规蹈矩,所以,关于嘉庆帝的私生活,人们知道得不多。其实,皇帝也是人,日理万机之余,也有七情六欲、兴趣爱好。

Tags:嘉庆   使团   皇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